时间: 2025-04-16 20: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20:00:11
湘口夜泊,南去零陵十里矣。营水来自营道, 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万壑千岩诗不偏,惟有苍苔痕屐齿。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湖南山色夹江来,无复瑶篸插天起。坡陀狠石蹲清涨,澹荡光风浮白芷。骚人魂散若为招,伤心极目春千里。我亦江南转蓬客,白鸟愁烟思故垒。远游虽好不如归,一声鶗鴃花如洗。
我从清澈的湘水发源而来,直送湘流入营水。故人亭前合江之处,暮夜中船桅矗立在沙尾。却从湘口远望湘南,城郭山川恍如难以记忆。万壑千岩的景象让人难以捉摸,唯有苍苔留下屐齿的痕迹。三年在瘴雾中生活也算是奇绝,世间浮华的登临又能有多少呢?湖南的山色夹着江水而来,再无瑶篸插天而起。坡陀的险石在清水中蹲伏,微风荡漾,白芷浮动。骚人的魂魄散落,是否是为了召唤,极目远望春色千里。我也是江南漂泊的客人,白鸟在愁烟中思念故垒。远游虽好,但不如回归,一声黄莺啼叫,花朵如洗。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深厚而著称,同时也关心社会民生,作品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湘口夜泊》创作于作者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描绘的湘江美景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归乡的渴望。
《湘口夜泊》是范成大描绘自然与表达情感的经典之作。诗中通过对湘江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江南的山水风光,特别是对晚霞、船桅、青苔等细节的刻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尽管远游令人神往,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归乡。诗中“远游虽好不如归,一声鶗鴃花如洗”的句子,将这份情感推向高潮,揭示了游子心中复杂的情感:对自由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无法言喻的孤独感。
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
表达了诗人自湘水而来,直至营水,展现了旅途的起点和方向。
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
描绘了在夜晚船只停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
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
诗人从湘口远眺湘南,感受到城市和山川的模糊,仿佛难以辨认。
万壑千岩诗不偏,惟有苍苔痕屐齿。
山川的壮丽令诗人感叹,唯独青苔的痕迹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
对于在瘴雾中的三年经历,诗人感到奇特而又无奈,浮生若梦,值得珍惜的又有多少呢?
湖南山色夹江来,无复瑶篸插天起。
形象地描绘出湖南山水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坡陀狠石蹲清涨,澹荡光风浮白芷。
描绘了清澈的水流与白芷的轻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骚人魂散若为招,伤心极目春千里。
诗人感受到骚人的心情如同散落的灵魂,伤感地遥望春景。
我亦江南转蓬客,白鸟愁烟思故垒。
自比为江南的漂泊客,白鸟在愁烟中引发了思乡的情感。
远游虽好不如归,一声鶗鴃花如洗。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远游的可贵,但更向往归乡的情感,一声黄莺的啼叫仿佛在呼应着归来的希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尽管游历各地令人向往,但内心深处始终渴望归乡,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水流?
诗人通过描绘什么自然现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远游虽好不如归”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