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29
濒江楼阁秪遥看,却恐登临不足观。
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
在江边的楼阁只远远地观看,但又担心登上去后无法尽兴观赏。
如今已是老年,眼力不再,只能欣赏两岸寒冷的万峰。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与视力减退的感慨,体现了人生无常和对美景的无奈。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宋代初期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齐名,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与对自身衰老的无奈,表现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受。
《永和放舡二首》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江边的楼阁中遥望美景,但又因年老视力不佳而感到无奈与困惑。前两句通过“遥看”和“不足观”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渴望与无法尽兴的失落感。这里的“遥看”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远观,也象征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但年岁已高的他却不得不面对身体的限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后两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反思自己已是“老来”,眼力渐失,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欣赏壮丽的景色。此时的他只能“更供两岸万峰寒”,在冷峻的自然中找到些许慰藉,显得既孤独又无奈。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蕴含着浓厚的人生哲学,让读者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老年人的视力衰退与对自然美的向往,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遥看”与“不足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满足
“老来无眼力”指的是什么?
A. 年龄增长导致视力减退
B. 心情不好
C. 不想看景色
诗中提到的“万峰寒”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冬天的冷峻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1. B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