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2:13
向来俱触相君嗔,里社追随二十春。
尚记残编灯下共,忽看华表路傍新。
行车不忍过三步,临宋应难赎百身。
岁晚空山风雨横,奠刍归去倍伤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郑子敬的怀念与哀伤。诗的开头提到以往常常因为小事触动了彼此的情绪,二十年来一直在这里相伴相随。还记得曾经在灯下共享文稿的情形,忽然看到路旁的华表更加显得新颖。行车经过这里时,心中不忍意欲停留三步,临近宋朝的情势,恐怕难以赎回往昔的百种身世。岁末时节,空山中风雨交加,归去时对着奠祭的草料更加感到悲伤。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华,号天池,宋代诗人、词人,以其诗词风格清新、高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面貌。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郑子敬为刘克庄的好友,诗中通过怀念与追思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刘克庄的《挽郑子敬都承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朋友深切的怀念与哀痛。诗的开头引入了两人的过去,表达了一种因小事而心生芥蒂的情感,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脆弱。接着,诗人通过“尚记残编”一语,唤起了共同度过的岁月,那些在灯下相伴的时光,既温馨又带着淡淡的哀伤。
接下来的描写,华表旁的新景仿佛是一种对比,提醒着诗人好友的离去与新生事物的无情。行车不忍过三步,表现了对故地的留恋与对友人的无限思念,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跃然纸上。最后的“岁晚空山风雨横”,描绘了自然界的萧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奠刍归去的意象则强化了对故人去世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刘克庄对生命、友情的思考,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未来无常的感叹,让人倍感触动。
整首诗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逝去好友的怀念与哀痛,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诗中提到的“华表”象征什么?
A. 方向与归属
B. 友谊的象征
C. 时间的流逝
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态度是?
A. 忘怀
B. 怀念与珍惜
C. 轻视
“岁晚空山风雨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悲伤
C.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