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时间: 2025-04-26 15:42:30

诗句

未谏瑶华世未知,故人已讶道乡迟。

退之著认差伤早,不待阳城伏合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2:30

诗词名称: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未谏瑶华世未知,故人已讶道乡迟。
退之著认差伤早,不待阳城伏合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朝政的感慨。诗人认为,如果没有及时的劝谏,社会的现状将永远无法改变。虽然故人已经感叹乡土的变化,但人们却对时局的麻木与迟钝感到无奈。即使有些人力图保持清醒,也无法及时抓住时机去做出改变。

注释:

  • 瑶华:象征美好、珍贵的事物,这里指代当时的社会现象。
  • 道乡迟:指对故乡的变化感到惊讶,说明社会的变迁让人难以适应。
  • 退之:指的是退隐之人,可能暗指有德之士。
  • 阳城:可能指代某个地方,意指需要等待的时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溪,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刘克庄为人刚正不阿,作品多关注社会政治,风格豪放,常以诗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外敌侵扰的时节,诗人通过对当下政事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变迁和政治腐败的忧虑。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字句简练却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从“未谏瑶华世未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当时朝政的无奈与无力感,暗示了对权臣的批判。而“故人已讶道乡迟”则表明了即使身处故土,亦难以感受到昔日的和谐美好,反而是失落与愁苦。整首诗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谏瑶华世未知:未能劝谏社会的美好与理想,世人对此浑然不觉。
  2. 故人已讶道乡迟:曾经的朋友对故乡变化的震惊,显示出时光的无情。
  3. 退之著认差伤早:退隐之人虽然有所觉悟,但为时已晚,无法改变现状。
  4. 不待阳城伏合时:不愿意等到时机合适再去行动,表现出急切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瑶华”比喻美好的理想与现实。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展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传达出一种对政治时局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华:象征理想与美好。
  • 故人:代表过去的美好回忆和社会的变迁。
  • 阳城:暗示需要抓住的时机与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未谏瑶华”中的“瑶华”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事物
    • B. 丑陋现象
    • C. 个人名
    • D. 自然景观
  2.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 A. 怀念
    • B. 无所谓
    • C. 赞美
    • D. 忘却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两者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无奈感,而杜甫则有一种更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刘克庄的语言简练、情感细腻,而杜甫则较为豪放、直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十咏 其六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四 西湖 西湖歌五首 其一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三 西湖夜宿 西湖嬉春词六首 其六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四 西湖月(自度商调) 西湖秋泛为费宗裕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莺莺 霜液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苦工 昼日昼夜 身字旁的字 胶合板 龙威燕颔 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青泥岭 凭险作守 龠字旁的字 力争上游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车字旁的字 下眼相看 包含关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