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陈汤传》

时间: 2025-05-07 09:01:40

诗句

短后衣装腰宝刀,空言无实世滔滔。

掉齐虏舌何其易,斩郅支头岂不豪。

异代武夫犹夺气,当时文吏苦吹毛。

汉廷谁是持衡者。

只罪邀功不赏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40

原文展示:

短后衣装腰宝刀,空言无实世滔滔。
掉齐虏舌何其易,斩郅支头岂不豪。
异代武夫犹夺气,当时文吏苦吹毛。
汉廷谁是持衡者,只罪邀功不赏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穿短衣、腰悬宝刀的勇士,虽然他在世上言辞凿凿,却没有实际行动。与其说轻易地斩杀敌人如同掉舌头一般,不如说斩下郅支的头颅才是真正的豪壮。即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武将们依旧能争夺气概,而当时的文吏却只会吹毛求疵。汉朝的朝廷中,谁才是真正持衡者?只会因邀功而受到惩罚,却不愿因辛勤劳作而获得应有的赏赐。

注释:

  • 短后衣装:指短衣服,多为战士的服装,象征着轻便和灵活。
  • 宝刀:指锋利的刀,象征着武力和勇气。
  • 掉齐虏舌:意指斩杀敌人,形容事物的简单。
  • 郅支:指匈奴的一个首领,诗中提到斩其头颅,表现出武勇。
  • 持衡者:指掌握公正和权衡的人。
  • 邀功:通过夸大自己的功劳以谋取利益。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烨,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其诗风取法古人,注重气势和豪情,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政治腐败、文官得势之时,诗人借古讽今,表露对文官无能和武士勇气的赞美,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揭示了汉朝以来文官与武将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武力与勇气的赞美,以及对文官吹毛求疵的厌倦。刘克庄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一个身着短衣、腰悬宝刀的武士形象,象征着勇敢与行动。然而,诗中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反思,认为在当时的体制下,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只有那些善于邀功的文官被重用。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铿锵,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述武士形象,暗示其勇敢,但也指出社会的无实之言。
    • 第二联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强调真正的英雄气概。
    • 第三联回应当时文官的无能,表达对武将的敬佩。
    • 第四联质疑朝廷的公正,指出真正的持衡者何在。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如“掉齐虏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武勇精神的敬仰与对文官体制的批判,反映出对公正与真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短后衣装:象征勇士的灵活和迅捷。
  • 宝刀:象征力量和勇猛。
  • 郅支:历史典故,代表敌人,强调武士的豪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掉齐虏舌”意指: a) 轻易斩杀敌人
    b) 吹毛求疵
    c) 武将的勇敢
    d) 文官的无能

  2. “汉廷谁是持衡者”中的“持衡者”指的是: a) 武将
    b) 文官
    c) 公正的人
    d) 诗人

答案

  1. a) 轻易斩杀敌人
  2. c) 公正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昌龄《出塞》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豪情,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对酒的豪放与对生命的热爱,两者都表达了对勇气与豪情的追求,但方向略有不同。刘克庄更注重历史反思,而李白则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木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 庚寅予自莲荡泝流金甫弟顺流赴性善之招舟行 赋赵守接竹引岩泉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涪州北岩书院别王东卿归乐邑 鄂渚大雪 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九精 穷纤入微 雾鬓风鬟 山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雁杳鱼沉 引结 亲当矢石 特操 隶字旁的字 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论千论万 通敌 阳性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