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22:2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22:20:17
望月次紫珊韵
缪葆忠 〔清代〕
朅来湘水上,望月几回圆。
独客惊秋早,狂吟得句先。
买邻酬十万,归梦隔三千。
安得光常满,团圆不计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思索与对团圆的渴望。诗人回忆自己几次在湘水上仰望明月,感慨月亮的圆缺变化,独自一人感受到秋天的早来,心中不禁吟唱出诗句。诗中提到用十万的金钱来酬谢邻人,但归来的梦又被千山万水阻隔。最后,诗人希望月光常常圆满,团圆的时光不再计算年限。
作者介绍:缪葆忠,清代诗人,生于湖南,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兼具传统与创新。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一个孤独的秋夜,诗人思念故乡,结合月亮的意象,表达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望月次紫珊韵》通过对月亮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团圆的渴望。开篇以“朅来湘水上,望月几回圆”引入,表现出诗人在湘江边的沉思。湘水的流动与月亮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月亮的思索正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独客惊秋早,狂吟得句先”展现了诗人因孤独而感受到的秋天来得早,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充满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激情。
后两句“买邻酬十万,归梦隔三千”则表现出诗人对团圆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尽管愿意付出重金来酬谢邻人,却因千山万水的阻隔,无法实现归家的梦。最后一句“安得光常满,团圆不计年”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月圆人团圆的深切期盼,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月亮的文化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古人对月亮的深厚情感和对家庭的思念。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