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1:22
同持使节出都城,万里风云壮此行。
天为书生开异境,帝从郎署起群英。
岛夷慕化争相附,胡马当秋静不鸣。
休道远来探胜迹,筹边楼筑朔方平。
这首诗描写了同使节一起出发前往俄罗斯的壮丽场景。万里征程,风云变幻,尽显豪情。天上为读书人打开了新的天地,皇帝从官署中选拔出众多英才。海岛上的人们都向我中华文化亲近,北方的胡马在秋天里安静不叫。不要说我远道而来是为了游览胜地,我是为了在边疆修筑高楼,安定北方。
诗中提到的“天为书生开异境”,可以联系到古代士人对外事的向往和开拓精神,体现了文化自信与开放的态度。“胡马当秋静不鸣”,则反映了边疆的安宁与稳定,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和谐。
作者介绍:缪葆忠,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诗风豪放,尤其擅长写景抒怀,作品多具壮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西交流的初期,作者借此送别友人出使俄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出使俄国的壮丽场景,展现了清代士人的气魄与豪情。诗的开头就以“同持使节出都城”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用“万里风云壮此行”表达了出行的艰辛与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的“天为书生开异境”则展现了出使的文化意义,体现了文人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与探索精神。诗中提到的“岛夷慕化争相附”,不仅说明了外族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最后两句“休道远来探胜迹,筹边楼筑朔方平”则回归到诗人的使命感上,强调了出使的目的不只是游历名胜,更是为了国家的边疆安宁与发展,展现了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整首诗调和了对自然的描写与对人文的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展现了清代士人胸怀天下的壮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定的渴望与对文化交流的赞美,体现了士人对外事的责任感及豪情壮志,传达了国家强盛与文化自信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一主题? A. 自然风光 B. 文化交流 C. 战争 D. 爱情
“胡马当秋静不鸣”中的“胡马”指的是? A. 中原马 B. 南方马 C. 北方民族的马 D. 海岛马
诗中提到的“书生”指的是? A. 军人 B. 商人 C. 文人 D. 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缪葆忠的《送柚岑出游俄国》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展望,但缪诗更侧重于国家的边疆与文化的影响,而王诗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对故土的依恋。两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士人的胸怀与理想。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