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46
原文展示:
过陈莘叔尹因以赠之 赵蕃 〔宋代〕
几从邢子问先友,相与谈公口不空。 治狱尽心无诡论,挂冠犹健有高风。 峥嵘正尔尚豪气,矍铄未应闲是翁。 两月淹留见何晚,竹林松径暂时同。
白话文翻译:
多次向邢子询问先前的朋友,与他谈论公事从不空谈。 处理案件尽心尽力,没有诡辩,即使退休也保持着高尚的风范。 他依然豪气干云,精神矍铄,不应被视为闲散的老者。 两个月停留相见何其晚,暂时与他在竹林松径中同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拜访友人陈莘叔尹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具体时间不详。诗中提到的陈莘叔尹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诗人在拜访他时,对其高尚的品格和豪迈的气概表示赞赏,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陈莘叔尹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诗中,“治狱尽心无诡论”一句,直接赞扬了友人在处理案件时的公正无私,而“挂冠犹健有高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即使退休也保持着高尚的风范。后两句“峥嵘正尔尚豪气,矍铄未应闲是翁”,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友人豪迈的气概和精神矍铄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品质的深刻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友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友人在公事和私生活中的表现,展现了友人的公正、高尚和豪迈,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邢子”是指谁? A. 邢昺 B. 邢邵 C. 邢峦 D. 邢劭 答案:A
诗中“治狱尽心无诡论”一句赞扬了友人的什么品质? A. 公正无私 B. 聪明才智 C. 勇敢无畏 D. 谦虚谨慎 答案:A
诗中“挂冠犹健有高风”一句中的“挂冠”指的是什么? A. 辞官退休 B. 升官发财 C. 挂职锻炼 D. 挂帅出征 答案:A
诗中“峥嵘正尔尚豪气”一句中的“峥嵘”比喻什么? A. 山峰高耸 B. 气概不凡 C. 岁月峥嵘 D. 事业辉煌 答案:B
诗中“矍铄未应闲是翁”一句中的“矍铄”比喻什么? A. 老年人精神健旺 B. 老年人行动不便 C. 老年人思维迟钝 D. 老年人身体虚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