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44:32
作者: 李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我有一把离乡的宝剑,剑锋如玉,能劈开云彩。
襄阳的骑马客,豪情万丈,仿佛春意盎然。
早晨时我嫌剑光太静,晚上又觉得剑花太冷。
能将剑指向他人,却不懂得如何用剑照亮自己。
襄阳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常常被用作诗词中英雄豪杰的象征。李贺在此提到的骑马客也暗示着一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士人的豪情与理想。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以奔放的情感、奇特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创作背景: 《走马引》创作于李贺的青年时期,正值唐代盛世,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士人们积极追求个人理想和自由的表达。诗中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内心的矛盾。
李贺的《走马引》以“剑”作为主要意象,象征着勇气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矛盾。诗中通过对剑光与剑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在早晨,剑光的静谧让人感到压抑,而到了晚上,剑花的冷却又让人感到孤独。诗人对剑的使用不仅是对外的攻击,更是对内心的反思,显示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充满了李贺特有的豪放与细腻,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持剑向人”与“持照身”的对比,呈现了他在面对外界时的勇敢与内心的迷惘,展现了唐代士人面临的心理冲突和生活挑战。这种矛盾的情感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个人理想与内心矛盾之间的关系,表现了青年人的豪情与孤独,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李贺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走马客”主要指的是?
诗中“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表达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