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53:29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幸得闲中趣。问何为倏逾桂岭,重来荆渚。唤醒门前弧矢梦,钩月相辉初度。谩羞听军中鼙鼓。马上弓刀成底事,仅平明旆入襄州去。能不愧,古羊杜。此身何以酬明主。怅新来鬓毛添白,衰容如许。三万貔貅齐贾勇,好为一清狐兔。看柳色大堤如故。世事付之杯酒外,那棋边得失都休语。来共看,雁儿舞。
在这闲暇的日子里,真是乐趣无穷。我问,为什么一晃就过了桂岭,又回到了荆渚?唤醒那梦中射箭的情景,月光初照的夜晚。听到军中鼓声,我感到羞愧。骑在马上,手握弓刀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平明的旗帜去襄州而已。能不感到羞愧吗,像古代的羊杜那样。我的身躯如何能回报明主的恩情?看着新添的白发,衰老的容颜。三万的貔貅同心协力,愿意为一只清白的狐狸和兔子而奋斗。看看柳树的颜色,大堤依旧如故。世事都寄托在酒杯之外,那棋局上的得失就不再提起。来吧,一起欣赏那飞舞的雁儿吧。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词人,其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刻,常常运用典故与对仗工整的手法,表达个人的情怀和时代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曾伯闲暇之时,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在战争与平和中内心的挣扎,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贺新郎·幸得闲中趣》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哲思的词作。李曾伯通过对闲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词中提到“倏逾桂岭”,瞬间过了一个地方,暗示着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无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受到鬓发渐白,容颜衰老,流露出对青春的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军中鼙鼓”,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身处和平时期,内心依然怀有对战斗的热情与责任感。李曾伯用“来共看,雁儿舞”作为结尾,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深邃的生活态度。
在结构上,词人运用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显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诗歌的语言清新而富有韵味,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气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展现出一种哲学式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倏逾桂岭”表达了什么?
"能不愧,古羊杜"中的“羊杜”指的是哪个角色?
诗中“来共看,雁儿舞”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关于《贺新郎·幸得闲中趣》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