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9:15
三农虽隙亦匆忙,
穑事何曾一夕忘。
欲晒胡麻愁屡雨,
未收荞麦怯新霜。
尽管农忙的时间短暂,却依然忙碌不已,
耕种的事情哪能一晚上就能忘却?
想要把胡麻晒干却常常遇到雨,
尚未收获的荞麦又害怕新霜的侵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描写的农事繁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映了古代农民的辛劳与不易,符合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自然和农事的关注。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兴亡,作品风格豪放而又深沉。他热爱祖国,关心民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代的忧虑与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忙季节,陆游身处农村,目睹农民辛劳,写下了这首描绘农事的诗歌,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理解与同情。
《农舍四首 其一》是陆游在农忙时节所作,诗中描绘了农民在自然条件变化下的艰辛与无奈。开头两句“虽隙亦匆忙”道出了农民即使在短暂的闲暇时间里,依然感受到工作的压力。接下来的“穑事何曾一夕忘”,则进一步强调了农事的繁重与重要性,表明农民对耕作的重视和责任感。
在后两句中,陆游用“欲晒胡麻愁屡雨”展示了农民在自然条件影响下的忧虑。胡麻的收割与晒干是农民生计的重要部分,而频繁的雨水则让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而“未收荞麦怯新霜”则表达了对新霜的恐惧,彰显了农民对自然变化的无奈与无力。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恐惧,反映了陆游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农民的辛劳与对自然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集中体现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对农事的重视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忧虑,展示了陆游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三农”指的是哪三种事物?
A. 农业、农民、农村
B. 农田、农舍、农具
C. 农作物、农田、农事
答案:A
“欲晒胡麻愁屡雨”中的“愁”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忧虑
C. 生气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未收荞麦怯新霜”说明了什么?
A. 荞麦成熟
B. 农民对霜冻的恐惧
C. 霜冻对荞麦的好处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涵盖了《农舍四首 其一》的详细分析和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