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3:47
瓮池
作者: 陆游 〔宋代〕
薶瓮东阶下,滟滟一石水。
买鱼畜其间,鱍鱍三十尾。
力微思及物,为惠止于此。
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
涵泳藻与蒲,永不畏刀几。
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
在东边的台阶下,有一个装满水的陶瓮,水面波光粼粼。
我在这里买了鱼,养了三十条活泼的鱼。
我的力量微薄,想到这些生灵,就愿意在这里停留。
没有风的时候,水面也不摇动,鱼儿得意地欢快游动。
在水中它们嬉戏着水草和蒲苇,永远不怕刀剑的威胁。
吃过饭后我常常来看它们,从此乐趣就开始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国破家亡,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被誉为“诗中之绝艳”。
《瓮池》是陆游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在生活中寻求宁静与乐趣的心境。在国家动乱、个人遭遇挫折的情况下,诗人通过养鱼的方式,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瓮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陶瓮中清澈的水面,不仅是生动的鱼群的栖息地,更是诗人内心宁静的象征。在这首诗中,陆游巧妙地将养鱼的场景与自己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宁静。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水池,光影闪烁,鱼群游动,显示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透露出自己对世事的思考,虽然力量微薄,但在这片刻的宁静中,他找到了自我安慰和满足。尤其是“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一句,生动地表达出在宁静中寻找快乐的主题。
此外,诗中“涵泳藻与蒲”描绘了鱼群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场景,象征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最后两句“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则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乐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世俗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决心。通过描写养鱼的生活场景,反映出一种简单、快乐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
《瓮池》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诗中描绘的水面如何?
A. 波涛汹涌
B. 滟滟一石水
C. 平静无波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快乐与满足
C. 愤怒
陆游的《瓮池》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象的表现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