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柯子 清明》

时间: 2025-04-27 12:53:15

诗句

野烧红将敛,重山翠欲流。

谁家死别与生留。

哭到夕阳零落恨难休。

古墓多于草,新坟密似沤。

城中歌舞正绸缪。

却又等闲白了少年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3:15

原文展示:

南柯子 清明
作者: 俞彦 〔明代〕

野烧红将敛,重山翠欲流。
谁家死别与生留。
哭到夕阳零落恨难休。
古墓多于草,新坟密似沤。
城中歌舞正绸缪。
却又等闲白了少年头。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火烧过后,山野上红色的火光逐渐消退,远处的重山在阳光下显得绿意荡漾。哪家人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悲痛呢?哭泣到夕阳西下,心中的恨意难以平息。古老的坟墓多于青葱的草木,新坟密集得像是沤肥的草地。城中歌舞正欢快热闹,然而人们却不知不觉中已白了少年时的黑发。

注释:

  • 野烧:指春天因为天气干燥而引起的野外火灾。
  • 重山翠欲流:重重的山峦在阳光下显得绿意盎然,似乎要融化似的。
  • 死别与生留:指的是生死离别。
  • 夕阳零落: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古墓多于草:古老的坟墓比草木还要多,象征着死亡的沉重。
  • 新坟密似沤:新坟密集得像是被肥料覆盖的地面,暗示着死亡的频繁。
  • 绸缪:形容歌舞的热闹场景。
  • 白了少年头:暗指时间的流逝让年轻人也变得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作和诗歌,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俞彦的诗风细腻而富有哲理,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创作背景:

《南柯子 清明》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也是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了生死离别的悲痛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南柯子 清明》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融合了对生死哲学的深刻思考。首句“野烧红将敛,重山翠欲流”描绘了春天的焚烧和山野的绿意,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死亡并存的景象。接下来的“谁家死别与生留”则引入了生离死别的主题,直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人们在清明祭祖时的悲痛情感。

“哭到夕阳零落恨难休”一句,夕阳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使得哭泣的情感愈发浓烈。紧接着“古墓多于草,新坟密似沤”则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死亡的频繁与生命的脆弱,新旧坟墓的密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两句“城中歌舞正绸缪,却又等闲白了少年头”表现了生与死的对立,一方面是城市中欢快的歌舞,另一方面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整首诗在描写清明节的同时,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无情,反映了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对逝去生命的沉痛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烧红将敛,重山翠欲流

    • 描述春天的火灾已经结束,红色的火光逐渐消退,山峦在春日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2. 谁家死别与生留

    • 提出疑问,哪家人经历了生离死别,牵动人心。
  3. 哭到夕阳零落恨难休

    • 哭泣至夕阳西下,内心的恨意难以平息,反映了对逝去生命的深切怀念。
  4. 古墓多于草,新坟密似沤

    • 描绘了古墓和新坟的密集,象征着死亡的频繁。
  5. 城中歌舞正绸缪

    • 描述城市中欢快的歌舞,呈现出一幅热闹的景象。
  6. 却又等闲白了少年头

    • 暗示人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地变得苍老,强调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生与死、欢与愁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照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翠欲流”表现出山的生机。
  • 象征:古墓、新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不可避免。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死离别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在清明节祭奠先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的珍视,也有对时间流逝与死亡的无奈感叹,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烧:象征着生命的破坏与重生。
  •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古墓与新坟:生命的终结与人们对逝去的追忆。
  • 歌舞:生命的欢愉与当下的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阳零落”的意思是? A. 夕阳升起
    B. 夕阳西下
    C. 夕阳明亮
    D. 夕阳照耀

  2. “古墓多于草”的意义是什么? A. 草木茂盛
    B. 死亡的频繁
    C. 生命的脆弱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生与死的对立主要体现在? A. 城中歌舞与哭泣
    B. 火光与绿山
    C. 古墓与新坟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D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 - 杜甫
  • 《寒食》 - 韩翃
  • 《已亥杂诗》 - 龚自珍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清明》:同样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对故人的怀念与春天的景象,但更加注重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 韩翃的《寒食》:通过寒食节的习俗,表达了对亲人的追思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与节日习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 其一 伤别词 忆秦娥 晚步访曹苇坚 忆秦娥 落花 忆秦娥 题大漠行旅图 忆秦娥·云垂幕 忆秦娥 秋雨 忆秦娥 无题 忆秦娥 其二 忆秦娥 忆秦娥 其一 闺怨,用冯延巳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人妖颠倒 包含陈的成语 清癯 触而即发 平入平出 穴宝盖的字 母字旁的字 虚位以待 欠字旁的字 贩夫皂隶 儿字旁的字 打算 郢人斤斫 贪蛇忘尾 庶孚 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