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58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行尽松坡与竹坡,
沿溪窈窕上岩阿。
山深每恨客来少,
寺近莫教僧到多。
但觉洞中人不老,
不知云外事如何。
边头又报真消息,
靼使来朝乞讲和。
走到松林和竹林的尽头,
沿着溪水,蜿蜒而上到岩石的边缘。
山里深处常常怨恨来客太少,
寺庙靠近,最好不要让僧人来得太多。
只觉洞中人始终不老,
不知道云外的事情如何。
边上又传来真实的消息,
靼使来朝请求讲和。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景纯,号复古,宋代诗人,以隐逸生活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戴复古隐居黄公山期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淡漠,表现了他对安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外界纷扰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公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首联“行尽松坡与竹坡”通过细致的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展现了山间的清幽。接下来的“山深每恨客来少,寺近莫教僧到多”则流露出诗人对来客的少之又少和对僧人的厌倦,表现了他渴望独处的心情。诗中“但觉洞中人不老,不知云外事如何”更是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外界无知的无奈,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最后两句“边头又报真消息,靼使来朝乞讲和”则将诗歌的意境拉回到现实,展现了政治的复杂与动荡,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与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隐者的视角探讨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表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靼使”指的是哪个国家的使者?
诗中“山深每恨客来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 1.C,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