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1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2:02
蝉连夜语不胜清,攲枕僧窗蜡炬明。
早是宋公怀抱恶,更禁庭树作离声。
蝉鸣在夜里交谈,声音清脆得让人心醉;
我斜倚在枕头上,看到窗外的蜡烛微光。
早已是宋公心怀怨恨,甚至连庭院中的树木也发出离别的声音。
作者介绍:李壁,生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往往蕴含哲理和情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夏夜,作者在僧舍中,听着蝉鸣,思考人生与社会的纷扰,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以蝉鸣作为开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蝉的声音不仅清亮,也代表了夏季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攲枕僧窗蜡炬明”一句,展现了一个人孤独的夜晚,蜡烛的微光照亮了内心的思考,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模糊与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不禁想起了“宋公怀抱恶”,暗指某种政治或社会的不满。这里的“恶”可能与当时的政局、社会风气有关,表现出一种对权力与人心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更禁庭树作离声”则将诗人的情绪推向高潮,庭院中的树木似乎也在为诗人感到忧伤,离别之情弥漫在空气中。这种人与自然的感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深刻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蝉连夜语”的意义是什么?
“攲枕”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宋公怀抱恶”是指?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壁的此诗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思考,但李壁更强调了社会的离愁和对生活的思索,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