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8:45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
作者: 李壁 〔宋代〕
畦径生痴笔墨间,
洗心聊欲近潺潺。
干时辄莫谈商鞅,
枉道渠宁主瘠环。
无事捲帘消白日,
有时支枕梦青山。
湖光莫笑无多子,
印却中天象纬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湖边的恬淡生活。诗中的“畦径”暗示着小路在笔墨之间生长,象征着文学与自然的交融。作者希望通过洗心来接近潺潺流水的声音,表现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干时辄莫谈商鞅”一句,反映出作者对权谋之事的不屑,强调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卷起帘子消磨白天的时光,有时则靠在枕头上做梦,梦中青山环绕。“湖光莫笑无多子”的一句,提醒人们不要嘲笑无子之人,因为那种宁静的湖光,正好映射了心中的太极。
作者介绍:李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李壁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一个偏僻的湖边,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宁静与思考的诗作,李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作者以“畦径生痴笔墨间”引入,表明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创作,仿佛是自然和艺术的结合。接着,诗人希望通过“洗心”来接近潺潺的流水,这不仅是对外界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内心的追求。诗中对商鞅的提及,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游戏的厌倦。在“无事捲帘消白日”的描写中,诗人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只有自然的声音与自己的思绪在交织。最后一句“湖光莫笑无多子”,则是对生命状态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富足与自然的和谐比世俗的繁华更为重要。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心境。例如“湖光莫笑无多子”是以光景来反映人心的富足。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权力、世俗生活的超脱,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向往自由的意愿。
诗词测试: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壁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商鞅”代表了什么?
a) 和平
b) 权谋
c) 自然
d) 友谊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权力游戏
b) 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c) 财富的积累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