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垂鞭 送别》

时间: 2025-05-01 06:27:40

诗句

口北武安楼。

频频见。

如花面。

雪絮太轻柔。

任风吹御沟。

愁听弦上语,声声怨。

是云州。

莫更向边头。

胭脂红易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7:40

原文展示:

醉垂鞭 送别
屈大均 〔明代〕

口北武安楼。频频见。如花面。雪絮太轻柔。
任风吹御沟。愁听弦上语,声声怨。是云州。
莫更向边头。胭脂红易秋。

白话文翻译:

在北口的武安楼上,我频繁地看到那如花般的面容,
如同轻柔的雪絮,任凭风吹着御沟的水流。
我愁苦地听着琴弦上的音声,声声都带着怨恨,
这就是云州的景象。不要再朝着边头去,
那胭脂红的色彩在秋天尤为容易凋零。

注释:

字词注释:

  • 口北:指北方的口岸或门口。
  • 武安楼:楼名,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标。
  • 频频见:频繁地看到。
  • 如花面:比喻女子的面容如花般美丽。
  • 雪絮:指轻柔的雪花。
  • 御沟:古代水道的一种,可能指代某条特定的水流。
  • 愁听弦上语:忧愁地听着琴声。
  • 声声怨:每一声都带着怨恨。
  • 云州:指代一个地方,可能与云有关的地名。
  • 边头:边境的地方。
  • 胭脂红:指红色的如胭脂般的颜色。
  • 易秋:容易在秋天凋零。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云州”,可能源于古代的地名,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创作背景: 《醉垂鞭 送别》创作于一个离别的场景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愁苦。

诗歌鉴赏:

《醉垂鞭 送别》是一首充满离别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武安楼上目送友人离去,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与惆怅。开篇描绘了北口的武安楼,频繁见到如花面容的女子,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柔和的氛围,仿佛在渲染离别的美好瞬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这种美好逐渐被忧愁所取代。诗人用“雪絮太轻柔”形容女子的姿态,暗示离别的轻易和无奈,雪花般的柔美与随风而逝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

“任风吹御沟”则展示了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风的吹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愁听琴声的描写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琴声中的怨恨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是云州”一句,暗示着离别带来的愁苦和对故土的眷恋,最后以“莫更向边头”告诫自己不要再去想边境的事物,表明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美好与悲伤,是屈大均情感表达的典型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口北武安楼:诗人站在北口的武安楼上,设定了诗的空间背景。
  • 频频见:反复看到美丽的女子,暗示诗人内心的眷恋。
  • 如花面:女子如花般的面容,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雪絮太轻柔:雪花轻柔,象征着美的脆弱和易逝。
  • 任风吹御沟: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离别的无奈。
  • 愁听弦上语,声声怨:琴声带来的愁苦,表现出深沉的情感。
  • 是云州:表明地点,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 莫更向边头:对离别的告诫,表达对未来的忧虑。
  • 胭脂红易秋:美丽的颜色容易在秋季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花面”与“雪絮”形容女子的美丽。
  • 拟人:琴声仿佛有情感,传递出离愁。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武安楼:象征着告别的地点。
  • 花、雪、风:自然意象,象征美与离愁。
  • 琴声:音乐的意象,传递情感。
  • 胭脂红:美好事物的象征,暗示短暂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楼名是?

    • A. 武安楼
    • B. 望月楼
    • C. 玉山楼
    • D. 映雪楼
  2. 诗中“如花面”是形容什么?

    • A. 诗人的面容
    •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 C. 诗人的母亲
    • D. 诗中的自然景色
  3. “愁听弦上语”中的“弦”指的是?

    • A. 弦乐器
    • B. 诗的意境
    • C. 诗人的心情
    • D. 书法的笔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比较屈大均的《醉垂鞭 送别》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屈大均的作品更加强调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豪放的情怀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作者:李华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作者:张丽
  • 《离别诗的美学探讨》 - 作者:王芳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喜迁莺 赠康德机 喜迁莺(寿薛枢密) 喜迁莺 其一 夏日遣兴 喜迁莺 驾明府谢君荣膺旌奖 并引 喜迁莺 庆江明府先生荣膺奖擢 并引 喜迁莺 观舞料峭 喜迁莺 其三 喜迁莺 喜迁莺 喜迁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变口 开隙 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包含带的成语 朽棘不雕 上烝下报 竖结尾的成语 包含荏的成语 抽简禄马 皮字旁的字 殊相 知物由学 片字旁的字 调弦弄管 淹徊 游山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