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7:40
醉垂鞭 送别
屈大均 〔明代〕
口北武安楼。频频见。如花面。雪絮太轻柔。
任风吹御沟。愁听弦上语,声声怨。是云州。
莫更向边头。胭脂红易秋。
在北口的武安楼上,我频繁地看到那如花般的面容,
如同轻柔的雪絮,任凭风吹着御沟的水流。
我愁苦地听着琴弦上的音声,声声都带着怨恨,
这就是云州的景象。不要再朝着边头去,
那胭脂红的色彩在秋天尤为容易凋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云州”,可能源于古代的地名,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创作背景: 《醉垂鞭 送别》创作于一个离别的场景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愁苦。
《醉垂鞭 送别》是一首充满离别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武安楼上目送友人离去,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与惆怅。开篇描绘了北口的武安楼,频繁见到如花面容的女子,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柔和的氛围,仿佛在渲染离别的美好瞬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这种美好逐渐被忧愁所取代。诗人用“雪絮太轻柔”形容女子的姿态,暗示离别的轻易和无奈,雪花般的柔美与随风而逝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
“任风吹御沟”则展示了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风的吹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愁听琴声的描写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琴声中的怨恨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是云州”一句,暗示着离别带来的愁苦和对故土的眷恋,最后以“莫更向边头”告诫自己不要再去想边境的事物,表明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美好与悲伤,是屈大均情感表达的典型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楼名是?
诗中“如花面”是形容什么?
“愁听弦上语”中的“弦”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屈大均的《醉垂鞭 送别》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屈大均的作品更加强调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豪放的情怀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