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8:02
伤时怀抱不胜愁。
野水粼粼绿遍洲。
满地落花春病酒,一帘明月夜登楼。
明眸皓齿人难得,寒食清明事又休。
只是鹧鸪三两曲,等闲白了几人头。
我因伤春而心中愁苦,
看那野水波光粼粼,绿意遍布洲头。
满地的落花和春天的病酒,
在明亮的月夜中,我独自登楼。
像那明眸皓齿的人实在难得,
寒食和清明的节日又要到了。
只听那三两声鹧鸪的鸣叫,
不知不觉间,已让人白了几头。
作者介绍:汪卓,宋代词人,以词风婉约、细腻见称,常描绘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寒食和清明之际,表达诗人因时节变换而引发的忧愁,体现了对美好事物和短暂青春的感慨。
《鹧鸪词(春愁)》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时节的愁苦心情。整首诗以“伤时”开篇,直接表明诗人因时节变换而产生的忧愁。通过描绘“野水粼粼”的自然景象,诗人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但这种生机并未能驱散他心中的愁苦。接着,诗人提到“满地落花春病酒”,落花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而“病酒”则是对这种愁苦的发泄,显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在“明眸皓齿人难得”一句中,诗人感慨美好事物的稀缺,接着提到“寒食清明事又休”,暗示对逝去亲友的追思与失落。最后,诗人以“鹧鸪三两曲”收束,鹧鸪的鸣叫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抒发了对孤独与岁月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浑然天成,情思细腻,描绘了春日的美丽与愁苦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食”是什么节日?
“明眸皓齿人难得”中的“明眸”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了孤独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