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8:23
久知仕宦有升沉,此际门阑不觉深。
半世人间初识面,一朝林下遽论心。
依依落日催归骑,袅袅秋风动客襟。
乡里小儿何太喜,异乡流落有知音。
我早已知道做官的生涯有起有落,此时在门前的栏杆旁不觉显得深邃。
在这个人世间,我和你初次相识,没想到一朝之间在林下就能畅谈心事。
依依的夕阳催促着我归去的马,袅袅的秋风拂动着我的衣襟。
乡里的小儿为何如此欢喜,原来在异乡漂泊中也能遇到知音。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知音”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源于古代的故事,强调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马永卿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美景和人际关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马永卿在外地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在异乡遇到知音的喜悦。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官场中,显得尤为真实和动人。
本诗通过对官场生涯的沉浮与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以“久知”和“此际”构成对比,表达了对仕途起伏的感慨。而“初识面”和“遽论心”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虽然初次相识,但却能畅所欲言,表明了知音的重要性。
在意境上,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落日”和“秋风”,不仅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落日的依依和秋风的袅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归属感的缺失。
最后两句提到乡里小儿的欢喜,进一步深化了“知音”的主题,说明即使在异乡,也能遇到理解自己的人,给漂泊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广阔的情怀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特别是在异乡中遇到知音的愉悦,同时也表达了对出仕生涯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知音”,其意指是:
A. 朋友
B. 亲人
C. 同事
D. 敌人
诗中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A. 春雨
B. 夏日
C. 秋风与落日
D. 冬雪
诗人对仕途的态度是:
A. 消极
B. 积极
C. 中立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