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覃》

时间: 2025-07-26 19:44:02

诗句

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

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

知子有才思奋发,嗟余无地与回旋。

相看一作奏吴别,身世何时两息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4:02

原文展示:

送王覃
王安石 〔宋代〕

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
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
知子有才思奋发,嗟余无地与回旋。
相看一作奏吴别,身世何时两息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覃分别的感慨。十五年来,世事如烟,岁月无情地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痕迹。回首往昔,山林的景色渐渐淡去,而眼前却是儿女满堂,令人感叹时光飞逝。虽然我知道你才华横溢,前途光明,而我却感到无奈,无法与时俱进。我们相对而视,仿佛在演奏一曲离别的乐章,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相聚。


注释:

  • 分走: 离开,分开。
  • 尘沙: 形容岁月的沧桑,尘土与沙砾。
  • : 头发,尤其是鬓角的头发。
  • 渺渺: 渺小而遥远的样子。
  • 儿女纷纷: 形容子女越来越多,或是生活琐事繁杂。
  • 知子: 知道你,指对王覃的了解。
  • 才思奋发: 才能与思想都很有表现力。
  • 嗟余无地与回旋: 感叹我无处施展才华。
  • 奏吴别: 意指演奏离别的曲子,吴是古地名,借指离别情景。
  • 身世何时两息肩: 何时才能再次相见,肩并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导者,提倡变革和新政。王安石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质朴著称,常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与友人王覃分别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王安石在官场和学术上都忙碌不已,面对即将分别的朋友,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送王覃》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与情感的离别诗。王安石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两句“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用“尘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与沧桑,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对人的影响。接下来的“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诗人回首往事,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眷恋,也对家庭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到惊诧。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王覃的欣赏与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体现了“知子有才思奋发,嗟余无地与回旋”中的深思熟虑。王安石不仅是在送别友人,更是在反思自身的价值与处境,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更显深邃。

最后一句“相看一作奏吴别,身世何时两息肩”,将离别的场景升华为一种音乐的表达,充满了离愁别绪,也蕴含着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整首诗在真挚的情感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走人间十五年: 反映了分别的时间之久,暗示岁月的流逝。
  2. 尘沙吹鬓各苍然: 描绘岁月对人容颜的影响,苍然意指白发。
  3. 山林渺渺长回首: 山林的景象远而模糊,表现出怀旧情绪。
  4. 儿女纷纷忽满前: 生活琐事繁杂,子女的成长令人感慨。
  5. 知子有才思奋发: 表达对王覃才华的赞美。
  6. 嗟余无地与回旋: 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无法施展才华。
  7. 相看一作奏吴别: 离情依依,像是一曲离别的乐章。
  8. 身世何时两息肩: 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和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尘沙”比喻岁月的无情。
  • 对仗: 诗中前后两句常见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赋予景物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尘沙: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
  • 山林: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回忆的寄托。
  • 儿女: 体现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琐碎。
  • 离别: 象征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沙”用来比喻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生活的繁忙
    • C. 时间的无情
  2. 诗人对王覃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赞美和欣赏
    • C. 漠不关心
  3. “相看一作奏吴别”中“吴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离别的曲子
    • C. 一个地名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王勃的送别诗都富有情感,王勃的作品更强调个人志向与离别的无奈,而王安石则更关注友情与岁月的流逝。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1. 《王安石诗文选》
  2. 《宋代诗词鉴赏》
  3. 《唐宋诗词的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秋晚十咏 散策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 其一 虞美人·上阳迟日千门锁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洞仙歌·残烟薄雾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寻壑经丘 利口捷给 另院 幾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包含厘的词语有哪些 荆棘铜驼 颠日 丰裕 厂字头的字 方以类聚 鲠切 人怨神怒 资业 建之底的字 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