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 其一》

时间: 2025-05-01 19:26:04

诗句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落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6:04

原文展示: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落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年纪渐长,我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光,但又有谁会问我人生的去向和归宿呢?我漫步在幽静的苍翠森林中,抛开了书本,享受着这悠长的白昼。山鸟在我呼唤下聚集在一起,溪涧中的花香自然地飘散开来。在这个地方没有车马的喧嚣,我真心感受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注释:

  1. 颓龄:指年老的状态,感到衰老的年纪。
  2. 行藏:指人的行踪和隐居,常用于哲思和人生方向。
  3. 散策:随意地走动、散步。
  4. 苍林:指苍翠的树林。
  5. 抛书:放下书本,象征放弃世俗的繁忙与思虑。
  6. 自落涧花香:自然地散发出溪流边花的香气。
  7. 物我忘:物我两忘,指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自我。

典故解析:

“物我两忘”意为在某种境界中,个体与外物的界限模糊,常用以形容心灵的宁静与自在。在道教和禅宗中,这种境界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对人生的思考与归属感的追寻。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其一》是一首表达对于老年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宁静生活向往的诗。诗中,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展现了他在岁月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开头两句“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诗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抒发了对年岁的思索,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淡漠。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描写中得到了升华,诗人漫步于苍翠的森林,感受着自然的静谧,抛开书本,享受悠长的白昼,表明他对物质生活的放下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中“相呼山鸟聚,自落涧花香”一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鸟儿因呼唤而聚集,花香自然而然散发,生动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愉悦心境。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是诗人追求“物我两忘”境界的体现。最后一句“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则是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表达了他在喧嚣尘世之外,所获得的精神慰藉与自由。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对岁月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暗示人生的孤独。
  2.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描绘了诗人散步于安静的森林中,放下书本,享受悠长的时光,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3. “相呼山鸟聚,自落涧花香”: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鸟儿聚集与花香四溢,突显自然之美。
  4.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强调自然环境的宁静,使人忘却尘世的烦扰,达到心灵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年比作“颓龄”,传达出时间的无情。
  • 拟人:“相呼山鸟聚”,使山鸟生动,体现自然的灵气。
  • 对仗:如“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苍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机,代表诗人所追求的和平与安宁。
  2. 山鸟:象征自由与灵动,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 涧花香:寓意自然的美好与芬芳,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4. 车马:象征世俗的喧嚣与繁忙,反衬出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颓龄”指的是: A. 年轻
    B. 年老
    C. 青春
    D. 活力

  2. “相呼山鸟聚”中的“呼”字表现了: A. 田园生活
    B. 自然的宁静
    C. 诗人与自然的交流
    D. 车马的喧嚣

  3. 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是: A. 物我两忘
    B. 追名逐利
    C. 争名夺利
    D. 追求权力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更加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孤独和内心的宁静,与李弥逊的“物我两忘”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下第怀楼寿朋 南歌子·懒傍青鸾镜 花犯 六丑 赠东皋恭行人 木兰花慢(和李E059房题张寄闲家圃韵) 丹凤吟 朝中措 哭楼梅麓 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润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芘赖 广字头的字 万顷碧波 尺结尾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拒理 明悉 提土旁的字 蝉腹龟肠 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成合 兼葭倚玉 以开头的成语 建之底的字 为富不仁 否极泰回 一节一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