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6:04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落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年纪渐长,我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光,但又有谁会问我人生的去向和归宿呢?我漫步在幽静的苍翠森林中,抛开了书本,享受着这悠长的白昼。山鸟在我呼唤下聚集在一起,溪涧中的花香自然地飘散开来。在这个地方没有车马的喧嚣,我真心感受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物我两忘”意为在某种境界中,个体与外物的界限模糊,常用以形容心灵的宁静与自在。在道教和禅宗中,这种境界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对人生的思考与归属感的追寻。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李弥逊的《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其一》是一首表达对于老年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宁静生活向往的诗。诗中,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展现了他在岁月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开头两句“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诗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抒发了对年岁的思索,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淡漠。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描写中得到了升华,诗人漫步于苍翠的森林,感受着自然的静谧,抛开书本,享受悠长的白昼,表明他对物质生活的放下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中“相呼山鸟聚,自落涧花香”一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鸟儿因呼唤而聚集,花香自然而然散发,生动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愉悦心境。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是诗人追求“物我两忘”境界的体现。最后一句“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则是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表达了他在喧嚣尘世之外,所获得的精神慰藉与自由。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颓龄”指的是:
A. 年轻
B. 年老
C. 青春
D. 活力
“相呼山鸟聚”中的“呼”字表现了:
A. 田园生活
B. 自然的宁静
C. 诗人与自然的交流
D. 车马的喧嚣
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是:
A. 物我两忘
B. 追名逐利
C. 争名夺利
D. 追求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