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29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姓名无复世人闻,静处何妨独策勋。
久矣不堪东阁客,归哉无媿北山文。
横林霜近有丹叶,平野雨余多断云。
更喜鸬鹚来渐熟,一溪烟水与中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我已无人知晓姓名,静处于此又何妨独自书写功勋?
已经很久不愿意在东阁做客,归来时不觉得北山的文采有何羞愧。
横林霜降,近处的树叶已呈丹红,平原上雨后多了几片断云。
更令我喜悦的是,鸬鹚渐渐熟悉水域,一溪烟水将我们隔开。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经历了国家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陆游的《野堂》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姓名无复世人闻”开篇,直接表明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表达了一种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静处何妨独策勋”的句子,展现了他在宁静中依然坚持创作的决心。他不再向往繁华的“东阁”,而是选择了“北山”这样自然的归宿,体现出他对归隐生活的珍视。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陆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尤其是“横林霜近有丹叶,平野雨余多断云”,既有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更喜鸬鹚来渐熟,一溪烟水与中分”则是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鸬鹚的游弋与溪水的分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既有自然描绘的细腻,又有哲理思考的深邃,是陆游在晚年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风范和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陆游对人生、自然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阁”代表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隐逸的生活
C. 大山
“久矣不堪东阁客”中的“客”指的是?
A. 游客
B. 朋友
C. 自己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渴望归隐
C. 感到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陆游的《野堂》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强调对世事的淡泊,而王维则更突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