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35:04
巧松
夏社商舟未说渠,
女萝先要施云衢。
若教终始如弦直,
肯向秦邦作大夫。
在夏社的集会中,商舟尚未提到它的航道,
女萝却已经想要施展其美丽的云衢。
如果能够始终如弦般笔直,
愿意去秦国做个大官。
作者介绍: 华岳,生于宋代,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的诗人。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一段思考与观察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社会地位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巧松》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诗的开头,夏社的商舟尚未提及,暗示着一种尚未实现的状态,这与后面提到的“女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萝的美丽与追求,似乎在强调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商舟则象征着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束缚。诗人通过“若教终始如弦直”的设问,抒发了对理想坚定不移的追求,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甚至愿意去到权力中心的秦国,成为大夫。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矛盾,既渴望高位,又不愿舍弃本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与坚持自我本心的情感。
诗词测试:
“夏社商舟未说渠”中的“渠”指的是什么?
“女萝”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秦邦”主要代表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巧松》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追求理想与社会地位上有相似之处,李白通过豪放的饮酒表达对理想的追求,而《巧松》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