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4:21:28

诗句

金山寺近尘埃绝,铁瓮城高气象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28

原文展示

金山寺近尘埃绝,铁瓮城高气象雄。

白话文翻译

金山寺靠近尘世却显得格外清净,铁瓮城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山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有名的古寺,因其在金山之上而得名。
  • 近尘埃:指接近尘世的烦扰与喧嚣。
  • :断绝,表示与世俗的纷扰隔绝。
  • 铁瓮城:指一种防御城池,形容其坚固。
  • 气象雄:气势和形象都显得宏伟。

典故解析

金山寺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诗人范仲淹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铁瓮城”则象征着坚固和高耸的气魄,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文正,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著称,是“宋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范仲淹的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金山寺和铁瓮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和铁瓮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宁静与豪迈的思考。金山寺的“近尘埃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烦扰的超然态度,也反映出他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而“铁瓮城高气象雄”则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与胸怀,显得气势磅礴。

整首诗整体上展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既有对世俗的疏离,也有对高远理想的向往。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在表达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理想,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山寺近尘埃绝:金山寺地处尘世,却与世无争,表现出一种出世的境界。
  • 铁瓮城高气象雄:铁瓮城的高耸象征着雄心壮志,表达了诗人对权势和成就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金山寺的清净与铁瓮城的雄伟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 意象:金山寺代表着精神的追求,铁瓮城则象征着现实的力量。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壮丽景象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山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灵性。
  • 铁瓮城:象征力量与坚韧,反映出诗人对成就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山寺的特点是什么?

    • A. 近尘埃
    • B. 远离尘世
    • C. 气势雄伟
  2. “铁瓮城”象征着什么?

    • A. 轻松愉快
    • B. 坚固与高耸
    • C. 平淡无奇
  3.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厌倦
    •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高远的意境,但更多着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一种豪情壮志的情感,而范仲淹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仲淹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春 赠羽人二首 其一 奉送知府郎中 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於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 怀新亭四首 其一 题石井 劝农六首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又次韵五首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庄票 审势相机 三撇旁的字 泥蟠不滓 云端里看厮杀 一纸千金 辰字旁的字 东走西撞 飠字旁的字 包含癸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包含申的成语 穷精 吐火罗 绍剧 包含瞻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雕的成语 一花五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