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8:47
蝶恋花 春暮
作者: 孙云凤 〔清代〕
一枕梨云天欲暮。春梦模糊,又被啼莺妒。
髻子半偏无意绪。金炉慵把沉檀炷。
留得残春无系处。怪底东风,吹向天涯去。
蝶粉暗粘帘外絮。黄昏几点催花雨。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场景。词人躺在梨花树下,正值傍晚,春天的梦境模糊不清,却被黄莺的啼鸣所打扰。她的发髻随意地半偏着,显得无心无绪。金炉里懒得点燃沉香,留存的春光无处可依。可惜东风已吹向远方,仿佛要带走一切。窗外的花瓣被蝴蝶的粉尘轻轻粘住,黄昏时分,几滴花雨悄然落下。
作者介绍:孙云凤(生平不详)为清代女词人,其作品多描写女性内心的情感与生活境遇,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春末,通过春天的美丽与即将逝去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依恋。
《蝶恋花 春暮》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开头的“一枕梨云天欲暮”便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梨花的盛开与即将到来的黄昏形成对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接着,春梦模糊的意象,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词中“又被啼莺妒”,形象地表现了黄莺的啼鸣仿佛对词人的春梦产生了干扰,暗示着美好梦境的破碎。之后的“髻子半偏无意绪”,则描绘了词人此时的恍惚与无奈,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宛如春天的无情流逝。
“金炉慵把沉檀炷”一语,展现了诗人在春末的懒散与无心,金炉的香火未燃,也暗示着对生活的疲惫和无奈。而“留得残春无系处”,则展示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无依,似乎一切美好都在即将消逝。
最后两句“怪底东风,吹向天涯去”和“蝶粉暗粘帘外絮”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离去与无奈,黄昏的到来让一切显得愈加凄美,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短暂易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依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金炉”指的是什么?
词中哪个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诗中的“春梦模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