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6:59
故乡除夜
三百六十日云终,
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
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
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
早是去年牵课中。
这一年三百六十天终于结束,故乡和异乡的夜晚却是一样的。并非只是因为节令的变化令我心生怨恨,更是因为自己的才华有限,命运未能通达。今夜在哪儿可以听到歌声,喝着腊酒?又有哪家高高点燃着蜡烛,等待着春风的来临?我写好这首诗本想吟唱,却发现早已是去年的事情了,仍在为未能实现的理想而感到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弘亮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乡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新旧交替之际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故乡除夜》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奈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故乡还与异乡同”引入,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感,似乎在强调无论身处何地,情感的共鸣都是一致的。接着,诗人通过“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的自我反思,揭示了身处异乡的无奈与苦闷。诗人在夜晚的孤独中,渴望能够与他人一同欢庆,但又感到自己的才华和命运的局限。
接下来的“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则生动描绘了除夕夜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渴望和对团圆的向往。最后一句“早是去年牵课中”更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虽然诗句完成,但仍然无法摆脱对过往的牵挂。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烈的乡愁和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事业与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乡愁
B. 爱情
C. 战争
“何处夜歌销腊酒”中“销”字的意思是?
A. 买
B. 喝掉
C. 销售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失望
B. 思念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