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1:18
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
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
在这个高秋时节,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并未隐居于此;在这闲适的林间,我却喜于退居田园。老农们争先恐后地坐下休息,而稚童们则带着锄头在田间劳作。竹林小径难以骑马而回,而我想要乘坐仙舟,心中却只是向往我自己的小屋。谁能理解陶渊明的淡泊情怀呢?我只爱自己的茅庐。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锡,号青山,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曾担任宰相,后来因政治斗争被贬。李德裕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作于李德裕贬官后,他所处的环境使他更加向往隐居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的向往和对个人生活的珍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诗人反映了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在秋天时节的感慨与思考。诗开篇以“高秋惭非隐”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内心却因身处世俗而感到羞愧。接着,诗人描绘了乡间的宁静与闲适,“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勾勒出田园生活的真实画面,还传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诗人通过竹径的狭窄与仙舟的理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以“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收尾,既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小屋的珍视,显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整首诗用词简洁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个体价值的思考。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对比体现在“竹径”和“仙舟”之间,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诗中的意象如“老农”、“稚子”则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美好。此外,诗歌中通过“岂知陶靖节”引入陶渊明这一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深度和广度。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向往田园生活与隐士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自足,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陶靖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高秋惭非隐”,表达了诗人对__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老农”和“稚子”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厌恶。(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