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时间: 2025-04-29 19:21:18

诗句

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

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1:18

原文展示

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
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高秋时节,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并未隐居于此;在这闲适的林间,我却喜于退居田园。老农们争先恐后地坐下休息,而稚童们则带着锄头在田间劳作。竹林小径难以骑马而回,而我想要乘坐仙舟,心中却只是向往我自己的小屋。谁能理解陶渊明的淡泊情怀呢?我只爱自己的茅庐。

注释

  • 高秋:指秋天的高远,象征着清冷和宁静。
  • :指隐居生活,陶渊明是隐士的典型代表。
  • 闲林:指宁静的森林,环境的清幽。
  • 老农:指年长的农民,象征着勤劳和朴素。
  • 稚子:指年幼的孩子,带有天真无邪的气息。
  • 经锄:指劳动时使用的工具,象征着农民的辛勤耕作。
  • 竹径:指竹子铺成的小路,通常幽静狭窄。
  • 仙舟:传说中的神仙所乘之舟,象征着超脱与理想的生活。
  • 陶靖节:即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其追求自然与淡泊名利而著称。
  • 吾庐:指自己的小屋,表达对自我生活的珍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锡,号青山,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曾担任宰相,后来因政治斗争被贬。李德裕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德裕贬官后,他所处的环境使他更加向往隐居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的向往和对个人生活的珍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诗人反映了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在秋天时节的感慨与思考。诗开篇以“高秋惭非隐”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内心却因身处世俗而感到羞愧。接着,诗人描绘了乡间的宁静与闲适,“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勾勒出田园生活的真实画面,还传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诗人通过竹径的狭窄与仙舟的理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以“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收尾,既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小屋的珍视,显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整首诗用词简洁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个体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秋惭非隐:在高秋季节,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并不是隐士。
  2. 闲林喜退居:在宁静的林间,我却乐于隐退于田园。
  3. 老农争席坐:老农们争先恐后地坐下休息。
  4. 稚子带经锄:幼小的孩子们则带着锄头在田野间劳作。
  5. 竹径难回骑:那竹林小路,骑马难以返回。
  6. 仙舟但跂予:我想要乘上仙舟,却只能在此踯躅。
  7. 岂知陶靖节:谁能理解陶渊明的淡泊情怀呢?
  8. 只自爱吾庐:我只爱自己的小屋,体现了我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对比体现在“竹径”和“仙舟”之间,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诗中的意象如“老农”、“稚子”则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美好。此外,诗歌中通过“岂知陶靖节”引入陶渊明这一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深度和广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向往田园生活与隐士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自足,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秋:象征着清冷与高远,表明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悟。
  2. 闲林:代表着宁静的自然环境,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3. 老农:象征着勤劳与简单,体现了对传统生活的尊重。
  4. 稚子:象征着纯真与希望,孩子们的存在让生活充满生机。
  5. 竹径:象征着幽静的通道,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
  6. 仙舟:象征着理想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7. 吾庐:象征着自我归属,体现了对个人生活的珍视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陶靖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王维
    • D)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高秋惭非隐”,表达了诗人对__生活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老农”和“稚子”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厌恶。(对/错)

答案

  1. B) 陶渊明
  2. 隐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理想。
  • 《山中问答》——王维: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李德裕的《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李德裕更加强调了自我情感的挣扎,而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理想的淡泊与超然。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然相似,但表达方式和情境设定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芭蕉 次韵程弟 答惠牡丹 瑞鹤仙 其二 寿宋倅七月二十三日 简竹外 丫头岩 寄生虫饷银茄不敢送场屋士 送别薛丞 春日杂兴 书客星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惊猿脱兔 八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秦圣 挥霍无度 颠张 渤解 包含素的词语有哪些 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王字旁的字 乔妆改扮 圜围 兀字旁的字 大大小小 青莲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