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20:05
《踏莎行(过黄花渡,沽白酒,因成,呈天休)》
作者:卢炳 〔宋代〕
猎猎霜风,濛濛晓雾。归来喜踏江南路。
千林翠幄半红黄,试看青女工夫做。
茅舍疏篱,竹边低户。谁家酒滴真珠露。
旋酤一醆破清寒,趁晴同过黄花渡。
在霜风猎猎、晨雾朦胧的早晨,我高兴地踏上了江南的道路。
千林的翠绿和半红半黄的秋色,看看那青女正在辛勤地工作。
茅草屋旁疏疏的篱笆,竹林边矮矮的门户。
哪家的酒液如珍珠般滴落,马上喝上一杯驱散寒意,趁着晴天一起过黄花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黄花渡”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渡口,象征着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诗中提到的“酒滴真珠露”,可能参考了古人对美酒的赞美,暗示了饮酒的乐趣和生活的惬意。
作者介绍:
卢炳,字子蕃,号东篱,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人们渴望安宁生活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细节,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卢炳的《踏莎行》是一首描绘秋日江南风貌的词作,整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归来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的“猎猎霜风,濛濛晓雾”直接引入了秋天的气息,给人以清冷却又舒适的感觉。在描述千林的“翠幄半红黄”时,诗人用色彩鲜明的描绘手法,生动地展示了秋天的色彩,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多样与丰富。
接下来的“青女工夫做”,不仅描绘了劳动场景,还传达出一种对勤劳和生活的赞美。紧接着通过“茅舍疏篱,竹边低户”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朴素与安宁,仿佛让人置身于清新的乡村生活中,体验那种简单而真实的快乐。而“谁家酒滴真珠露”则将这种宁静的生活与饮酒的乐趣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趁晴同过黄花渡”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把握,也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江南秋日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江南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女”指的是谁?
A. 农妇
B. 妓女
C. 诗人
D. 贵族女性
“猎猎霜风”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酒滴真珠露”中“真珠”比喻了什么?
A. 酒的清澈
B. 酒的香甜
C. 酒的珍贵
D. 酒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