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时间: 2025-04-29 17:19:41

诗句

微步生尘,残妆晕酒。

朱门如海空回首。

东风正有去年花,柔条去作谁家柳。

细雨春寒,青灯夜久。

孤衾未暖还分手。

梦中见也不多时,怎生望得长相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9:41

原文展示:

微步生尘,残妆晕酒。
朱门如海空回首。
东风正有去年花,
柔条去作谁家柳。
细雨春寒,青灯夜久。
孤衾未暖还分手。
梦中见也不多时,
怎生望得长相守。

白话文翻译:

轻轻的步伐在尘土中留下痕迹,残余的妆容在酒香中显得模糊。
朱红色的大门如同大海一般,回首时空空如也。
春风吹拂,正是去年的花朵盛开,
柔软的柳条不知道是给谁家栽种。
细雨中春寒料峭,青灯下熬夜已久。
独自一人被孤枕分隔,还是没有温暖。
梦中见面也不再多时,
怎能奢望长久的相守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微步:轻轻的步伐。
  • 生尘:留下尘土。
  • 残妆:残余的妆容。
  • 晕酒:酒意朦胧。
  • 朱门:红色的大门,象征富贵。
  • 空回首:无奈地回首,感到失落。
  • 东风:春风,带来花香。
  • 柔条:柔软的柳枝。
  • 细雨春寒:细雨中感到寒冷的春天。
  • 青灯夜久:长时间点着的青色灯笼,象征孤独。
  • 孤衾:孤单的被子。
  • 分手:分离。

典故解析:

  • “朱门如海”:朱门象征豪门大户,强调富贵与奢华的对比与失落。
  • “东风正有去年花”:暗示着时光流逝,去年的美好只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子渊,号天池,金朝诗人,晚期文学家,因其诗词多为咏怀之作,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爱情失落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朝,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和社会变迁交织,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对失去爱情的惆怅与对未来无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思念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失去爱情后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微步生尘,残妆晕酒”,从轻柔的步伐与模糊的妆容入手,勾勒出了一幅迷离的画面,展现出一种飘渺的状态,似乎是醉后在回忆往事。接着,“朱门如海空回首”一句,将视野从个人感受扩大到社会背景,朱门象征着豪华与奢侈,而回首却是空落的感叹,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无奈与失落。

“东风正有去年花”,诗人用春风与去年花的对比,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细雨春寒,青灯夜久”则是孤独氛围的渲染,细雨与寒冷的春天交织,暗示着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最后两句“梦中见也不多时,怎生望得长相守”,诗人意识到梦境中的相遇也只是短暂的幻想,最终回归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爱情长久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痛苦。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惆怅,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步生尘:轻轻走动,脚下尘土飞扬,暗示心情的细腻与脆弱。
  • 残妆晕酒:酒意朦胧,妆容残缺,体现了内心的迷惘。
  • 朱门如海空回首:朱门象征富贵,回首却是空虚的失落。
  • 东风正有去年花:春风中回忆起去年的美好,却只是往事。
  • 柔条去作谁家柳:柔柳无依,喻指恋情的无处寄托。
  • 细雨春寒:春寒细雨,增添了孤独的情感。
  • 青灯夜久:独坐长夜,青灯下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 孤衾未暖还分手:孤单的被子未能温暖,暗示分离的痛苦。
  • 梦中见也不多时:梦中的相见是短暂的,无法持久。
  • 怎生望得长相守:对未来长久相守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朱门比作大海,表达失落感。
  • 拟人:柳条柔软,仿佛有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对仗:如“青灯夜久”和“孤衾未暖”,形成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人生无常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忆,流露出深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步:象征轻柔、细腻的情感。
  • 残妆:代表过去的美好与如今的失落。
  • 朱门:象征富贵与奢华,反衬内心的空虚。
  • 东风与去年花:春天的复苏与对过去的追忆。
  • 细雨春寒:孤独、寒冷的情感表达。
  • 青灯:象征孤独与思念。
  • 孤衾:代表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门如海”意指什么?
    A. 富贵的生活
    B. 失落的爱情
    C. 自然景色

  2. “细雨春寒”中的“春寒”主要表达了何种情感?
    A. 温暖
    B. 寂寞
    C. 快乐

  3. 诗人对梦中相见的看法是?
    A. 期待
    B. 无奈
    C. 高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情感的孤独。
  • 温庭筠的《更漏子》:描绘细腻的情感与对爱情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思念,但前者更强调孤独与无奈,后者则更多展现了对往昔的温柔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元文学史》
  • 《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诗词选集》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题秋香 阑暑 至豫章茂直座上戏书 季天叙为人相宅过余求诗戏书二绝 频夜烛花 道中四绝 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岩方崇 夜闻雪声 偶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敛后疏前 援溺 皮字旁的字 抽演微言 星开头的成语 里字旁的字 偷末 狗盗鼠窃 犀检 浪荡乾坤 马字旁的字 不敢问津 提土旁的字 惑结尾的成语 神骥出枥 土山头果毅 包含居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