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7
两翁仕不至丞郎,名节能流百世芳。
穷巷号为通德里,旧书藏在善和坊。
古楹日敝加丹刻,老柏年深益黛苍。
太守怀贤崇教化,乡先生盍祭于乡。
两位老翁的仕途未能达到丞郎的地位,但他们的名声和节操能够流传百世,留下美名。穷巷之中被称作通德里,旧书则藏在善和坊。古老的门楹日渐破旧,上面的红色雕刻也变得模糊,年深的老柏树更加苍翠。太守怀念贤才,崇尚教育和教化,那么乡里的先生们为何不在乡里祭祀他们呢?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以清新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咏怀、抒情等主题。刘克庄的诗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对士人文化的重视。诗中表达了对两位老翁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对士人品德的推崇,以及对教育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的强调。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老翁的描绘,展现了对名节和德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两位老翁虽然仕途未达高位,但他们的名声和节操能够流传百世,说明了道德和品德的重要性。这种对名节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中尤为突出,反映了诗人对古人理想人格的追求。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两位老翁的生活环境,穷巷和旧书所营造出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朴素而深邃的文化底蕴。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诗人呼吁乡里的先生们为这两位老翁举行祭祀,体现了对贤士的崇敬,以及希望后人能继续传承他们的教化。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强调了品德和教育的重要性,表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贤士的怀念和对传统的尊重。
两位老翁的仕途达到了什么官职?
A. 太守
B. 丞郎
C. 大官
D. 知县
诗中提到的“通德里”是指什么?
A. 一条繁华的街道
B. 一条偏僻的巷子
C. 一个书坊
D. 一座庙宇
诗人呼吁乡里的先生们做什么?
A. 读书
B. 举行祭祀
C. 学习
D. 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