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2:55
念奴娇 柳影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半塘春水,早光透玻瓈,绿鬟倒亸。
曲岸苔平铺径净,还惹晴风轻簸。
叶叶衣凉,垂垂佩委,碎剪绿阴破。
柔情不定,翠眉偏映双锁。
为问庭院沈沈,画垣几曲,却放春愁过。
巷陌斜阳偷送出,款款碧烟萦里。
乱点征衫,横拖玉勒,似惜垂鞭堕。
犹愁未稳,黄鹂更着一个。
在半塘的春水中,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似的水面,照得绿发轻轻飘落。
曲折的岸边,青苔铺满了整条小径,轻风吹拂着,更增添了几分清爽。
树叶在微风中摇曳,衣衫轻薄,佩饰低垂,碎碎的绿荫闪烁而过。
柔情似水,情意不定,翠眉在阳光下照映出双重的锁眉。
想问那庭院的幽深,画墙弯曲了几道,却让春愁随风而逝。
巷陌间,斜阳悄悄洒落,袅袅的碧烟萦绕在四周。
衣衫随意地散落,马勒横拖,似乎不舍得那垂下的马鞭。
我仍然心绪未宁,黄鹂在树上又多唱了一声。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云,湖南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兼有政治参与。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夫之流亡期间,表现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在动荡时代中的忧愁。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念奴娇 柳影》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词作,展现了王夫之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诗的开篇便以“半塘春水”作引,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用“早光透玻瓈”形象地描绘了晨曦中的水面,仿佛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生机。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风、绿阴、庭院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怡然自得的春日氛围。然而,在这美好的自然景象背后,诗人却又流露出一丝忧愁与思索,尤其是“春愁过”之句,隐喻着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及情感的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在动荡岁月中的忧愁与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内心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夫之生活在什么时代?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半塘春水”中的“春水”象征什么?
A. 冬天
B. 生机与希望
C. 暴风雨
诗中提到的“黄鹂”给人带来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的春意
C. 惊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其情感更加细腻和柔媚,而王夫之的《念奴娇 柳影》则更表现出一种思考和忧愁的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