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3: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3:51:21
何事诗家称翦裁,跨虚相继有楼台。
水涵春碧雨初霁,山露晓青云半开。
宝塔礼终僧室静,粉墙题罢使车回。
此时欲结香莲社,只为陶潜醉不来。
为什么诗人们称赞这幅美景,楼台在空中相继而立?
春水映着碧绿的色彩,雨后初晴,山间的晨雾轻轻散开。
礼佛结束后,僧舍静悄悄的,粉墙上题字完毕,车子便要离开。
此时我想在此结成香莲社,只是因为陶渊明醉酒未能前来。
作者介绍:王昌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与人文的关注,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抒情特色。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昌符游览应天寺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题应天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用“何事诗家称翦裁”,引入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敏锐观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水涵春碧”和“山露晓青”展现了雨后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摹,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他在此刻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满足。
“宝塔礼终僧室静,粉墙题罢使车回”,则展现了寺庙生活的清幽,礼佛之后的宁静让人心灵得到洗涤。最后两句“此时欲结香莲社,只为陶潜醉不来”,则将陶渊明的隐逸理想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遗憾,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昌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香莲社”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社团
C. 一个地点
D. 一种饮品
诗中的“雨初霁”指的是?
A. 雨下得很大
B. 雨刚停
C. 雨下得很小
D. 雨还在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