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52
送正观
三年不见故山秋,一枕西风万里愁。
已识关中迁大姓,谁知天际有归舟。
飘零节候惊黄叶,浩荡烟波想白鸥。
行到江南堪下泪,暮云衰草满汀洲。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三年没见故乡的秋天,心中满是西风带来的万里愁苦。
我已经知道关中地区的大家族迁移了,谁又会知道天边有归来的船只呢?
飘零的节令让我惊讶于黄叶的凋落,浩荡的烟波让我想起了白色的鸥鸟。
走到江南时,我忍不住流下眼泪,暮云和衰草布满了滩涂。
方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恭,号正观,生于明末清初,曾任职于朝廷,以诗词闻名。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深受文人喜爱。
《送正观》写于方觐与朋友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不舍。时代背景下,清代的社会动荡与人们的迁徙,使得很多人常常面临离别与思乡之情。
《送正观》是方觐的一首抒情诗,蕴含了深厚的思乡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故山秋”便用“故”字引出故乡的情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对故土的思念。接着,诗人描绘了西风吹来的愁苦,西风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寄托,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已识关中迁大姓”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关中大姓的迁移象征着家国的沧桑,而“天际有归舟”则引发出一丝希望的光芒,尽管眼前的景象令人忧伤,但归舟的意象预示着归宿和团聚。
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黄叶”、“白鸥”、“暮云”、“衰草”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过往的追忆。黄叶的飘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白鸥的想象则是对自由和归属的向往,最后的“江南堪下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思乡与离别为主题,表现了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无奈与情感的流露。诗人在离别之际,怀念故乡,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沉的眷恋与对生活变迁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故山”指的是哪里?
A. 诗人的故乡
B. 朋友的家乡
C. 关中地区
“黄叶”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C. 自由与希望
诗人对江南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喜悦
B. 伤感
C. 无感
方觐的《送正观》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与离别,后者则强调及时行乐、把握当下。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体现了各自的生活背景和个性化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