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5-02 22:40:34

诗句

铁马防秋记昔曾,晚涂消缩似寒蝇。

同时校尉俱封拜,谁伴将军猎霸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0:34

诗词名称: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铁马防秋记昔曾,晚涂消缩似寒蝇。
同时校尉俱封拜,谁伴将军猎霸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郑君瑞一起出游濑溪的情景。诗中提到曾经的战马在秋天里仍然警觉,傍晚时分的景象让人感到萧瑟,仿佛像寒蝇一样冷清。此时与校尉一同得到封赏,但谁能陪伴将军一起在霸陵狩猎呢?

注释:

  • 铁马:指战马,象征勇敢和战斗。
  • 防秋:防备秋天的到来,暗指战备状态。
  • 晚涂:傍晚时分,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消缩:缩小,指景物的萧条。
  • 寒蝇:形容凋零冷清的场景。
  • 校尉:古代军中官职,负责指挥小队伍。
  • 霸陵:指历史上的霸陵,可能是狩猎的场所。

典故解析:

“霸陵”在历史上可能指代某个著名的狩猎场所,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古代的将军们常常在此地举行狩猎活动,以彰显武勇和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洎臣,号涧溪,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在游历中寄托心中感慨,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傍晚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人以“铁马”引入,象征着曾经的战斗和荣耀,但随着秋天的到来,战斗的气氛渐渐被萧瑟的环境取代,似乎暗示着一种失落感。诗中所提的校尉与将军的封拜,显示出军中官员的荣耀与地位,但最终却又引出对狩猎伴侣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孤独。整体上,诗歌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感慨,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马防秋记昔曾:开头以“铁马”象征曾经的战斗生涯,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晚涂消缩似寒蝇:晚上的景象让人感到凄凉,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同时校尉俱封拜:提到与校尉的共同封赏,反映出官职的荣耀。
  • 谁伴将军猎霸陵:结尾的提问引发对孤独和陪伴的思考,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晚景比作“寒蝇”,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凄凉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景物与人物的关系,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蕴含着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和陪伴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马:象征勇气与荣耀。
  • :象征萧条与凋零。
  • 寒蝇:暗示孤寂与不幸。
  • 霸陵:历史与权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铁马”象征什么? A. 温暖的马
    B. 战斗的马
    C. 农田的马
    D. 游乐场的马

  2. “寒蝇”在诗中用以形容什么? A. 快乐的场景
    B. 萧瑟的环境
    C. 繁华的生活
    D. 战斗的气氛

答案

  1. B. 战斗的马
  2. B. 萧瑟的环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刘克庄的诗则显得更加沉思,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李白强调的是饮酒作乐的享受,而刘克庄则关注于历史的沉重与人际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刘克庄相关研究论文及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毗陵魏处士朴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因而有赠 秋夕文宴得遥字 访寂上人不遇 新秋即事三首 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伤史拱山人 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醉中偶作呈鲁望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不释手 恣心纵欲 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身五世 心去难留 酸怆 骏步 虎字头的字 支字旁的字 豁达先生 多言多语 竖心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龙腾虎跃 攴字旁的字 宸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