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6:02
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不但鸿高节,鸿发节更高。
这首诗的意思是:隐士的衣服早已穿好,舂米的工具也在一起使用。这不仅仅是因为鸿雁的高洁品格,连它的羽毛也更加高贵。
鸿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高洁之象,代表志向和理想。诗中提到的“鸿高节”与“鸿发节”暗示着人的品德和理想的追求。鸿雁不仅在飞行中保持高洁,更在羽毛的质感上显示出其高贵,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填词,尤其以豪放派著称。他的诗词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晚年,可能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反思,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带有对现实的某种失望。
《挽陈孺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追求。诗的开头提到隐士的衣服,暗示着一种远离尘世的选择,舂米的工具则代表了对生活的真实态度。接着,诗人通过鸿雁的比喻,强调了理想与品德的重要性。
诗中“鸿高节”与“鸿发节”的对比,巧妙地将道德理想与生活状态相结合,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更引发读者对自身价值与理想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推崇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理想生活的情感。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鸿高节”是指什么?
A. 鸿雁的品德
B. 鸿雁的飞行速度
C. 鸿雁的栖息地
D. 鸿雁的食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舂具”代表着____。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否定。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刘克庄的《挽陈孺人》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前者更强调隐逸生活的高洁品德,而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