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陈孺人》

时间: 2025-04-30 18:36:02

诗句

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

不但鸿高节,鸿发节更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6:02

原文展示:

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不但鸿高节,鸿发节更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隐士的衣服早已穿好,舂米的工具也在一起使用。这不仅仅是因为鸿雁的高洁品格,连它的羽毛也更加高贵。

注释:

  • 隐衣:隐士所穿的衣服,象征隐逸、淡泊的生活。
  • 舂具:舂米的工具,表示日常生活的劳动。
  • 鸿高节:鸿雁的高洁品格,常用于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鸿发节:鸿雁的羽毛,象征更高的品德或理想。

典故解析:

鸿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高洁之象,代表志向和理想。诗中提到的“鸿高节”与“鸿发节”暗示着人的品德和理想的追求。鸿雁不仅在飞行中保持高洁,更在羽毛的质感上显示出其高贵,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填词,尤其以豪放派著称。他的诗词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晚年,可能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反思,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带有对现实的某种失望。

诗歌鉴赏:

《挽陈孺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追求。诗的开头提到隐士的衣服,暗示着一种远离尘世的选择,舂米的工具则代表了对生活的真实态度。接着,诗人通过鸿雁的比喻,强调了理想与品德的重要性。

诗中“鸿高节”与“鸿发节”的对比,巧妙地将道德理想与生活状态相结合,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更引发读者对自身价值与理想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隐衣先自着:描述隐士的衣物,暗示他已做好准备,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 舂具亦同操:舂米的工具与隐士的生活密不可分,突显了隐士的朴素与自给自足。
  • 不但鸿高节:强调不仅是鸿雁的品格高贵。
  • 鸿发节更高:进一步指出,鸿雁的羽毛更是象征着更高的理想与品德。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鸿雁的比喻,形象地表现理想与品德的高贵。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推崇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理想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隐衣:象征隐逸与超脱。
  • 舂具:代表勤劳与朴素的生活态度。
  • 鸿雁: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鸿高节”是指什么? A. 鸿雁的品德
    B. 鸿雁的飞行速度
    C. 鸿雁的栖息地
    D. 鸿雁的食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舂具”代表着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否定。 (对/错)

答案:

  1. A
  2. 日常生活的工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可将刘克庄的《挽陈孺人》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前者更强调隐逸生活的高洁品德,而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一 南歌子 其三 念奴娇 彝卿国录不闲僻远,特为一来。则既幸佳词叙旧,谦褒交厚,不容虚辱,次韵为谢 感皇恩 其二 代妹答 临江仙 其三 浣溪沙 其三 宿直留诗 觅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纲纪四方 丫头 山字旁的字 犀骨 绘影绘声 巧立名目 牛字旁的字 风驱电扫 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心凤肝 静念 玄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包含巷的词语有哪些 见鞍思马 刀字旁的字 万缕千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