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6: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03:07
几回新声度,娇眸转依约如有微词。愁煞司空常见,轻简芳姿。谁携来绣幕,炉烟护者,贮将金屋,诗卷酬之。只怕书生分薄,端又参差。
这首诗描绘了几次新声传来,娇美的眼眸似乎在轻声细语。令人忧愁的是,这种美丽的姿态总是难以常见。是谁带来了绣制的帷幕,烟雾缭绕的炉子,装点着金屋,诗卷用以酬答。只怕书生的情感分得太少,最终却又显得不够匀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展现出了一种细腻而深刻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微妙情感的捕捉。在那个年代,士大夫的生活往往充满了诗词歌赋,诗人通过文字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观察。
这首《风流子》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开头几句“几回新声度,娇眸转依约如有微词”,通过“新声”和“娇眸”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秘密与柔情。诗中“愁煞司空常见,轻简芳姿”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美丽事物的短暂与难得。
接下来的“谁携来绣幕,炉烟护者”不仅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而“贮将金屋,诗卷酬之”更是体现了诗人与生活的互动,通过诗歌来回应生活中的美好。最后的“只怕书生分薄,端又参差”则突显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诗人在感叹书生的情感是否能够与生活的美相匹配。
整首诗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与忧愁的交织,反映了对于生活、爱情的思考,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感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复杂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为读者的情感体验提供了多维的解读空间。
诗词测试:
诗中的“娇眸”指的是:
A. 美丽的眼睛
B. 书本
C. 烟雾
“金屋”在诗中象征:
A. 贫穷
B. 富贵的生活
C. 单调的生活
诗中提到“愁煞司空常见”,这句话表达了:
A. 对美丽事物的珍惜
B. 对常见事物的厌倦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深沉的情感,但李清照的语言更加婉约细腻,而陈世祥则在细节上更具生活气息和思考的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