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塞上秋怀》

时间: 2025-04-26 03:29:06

诗句

未识穷边苦,今游信有之。

秋林残照后,关路独行时。

碛迥风长急,天寒雁度迟。

离心已无赖,更听戍楼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06

原文展示:

塞上秋怀 寇准 〔宋代〕 未识穷边苦,今游信有之。 秋林残照后,关路独行时。 碛迥风长急,天寒雁度迟。 离心已无赖,更听戍楼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未曾体验过边疆的困苦,但今天游览后确实感受到了。秋天的树林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残破,我在关隘的路上独自前行。沙漠中的风长久而急促,天寒使得大雁飞得缓慢。离别的情绪已经无法排遣,又听到戍楼上鼓声的敲击。

注释: 字词注释:

  • 穷边:边远荒凉的地方。
  • 碛迥:沙漠辽阔。
  • 风长急:风势长久且急促。
  • 雁度迟:大雁飞行缓慢,因天寒而飞行困难。
  • 离心:离别的情绪。
  • 无赖:无法排遣,无可奈何。
  • 戍楼鼙:戍楼上的鼓声,指边防的警戒信号。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边塞秋日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边塞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塞秋日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边疆困苦的深刻体验和对离别情绪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困苦的深刻体验和对离别情绪的无奈。诗中“秋林残照后,关路独行时”一句,既描绘了边塞秋日的凄凉景象,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而“碛迥风长急,天寒雁度迟”则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两句“离心已无赖,更听戍楼鼙”,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情绪的无法排遣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未识穷边苦,今游信有之”,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困苦的深刻体验。
  • 次句“秋林残照后,关路独行时”,描绘了边塞秋日的凄凉景象,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 第三句“碛迥风长急,天寒雁度迟”,强化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末句“离心已无赖,更听戍楼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情绪的无法排遣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秋林残照后”比喻边塞秋日的凄凉景象。
  • 拟人:“天寒雁度迟”拟人化地描绘了大雁因天寒而飞行缓慢。
  • 对仗:“碛迥风长急,天寒雁度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边疆困苦的深刻体验和对离别情绪的无奈。通过描绘边塞秋日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助,以及对离别情绪的无法排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林残照:边塞秋日的凄凉景象。
  • 关路独行: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 碛迥风长急:边塞的荒凉和寒冷。
  • 天寒雁度迟:大雁因天寒而飞行缓慢,象征着离别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林残照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边塞秋日的凄凉景象 B. 春天的生机勃勃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离心已无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 D. 悲伤

  3. 诗中“更听戍楼鼙”中的“鼙”指的是什么? A. 鼓声 B. 钟声 C. 号角声 D. 笛声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边塞景象,表达对边疆生活的体验。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表达对边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寇准《塞上秋怀》与王昌龄《出塞》: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寇准的诗更侧重于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而王昌龄的诗则更侧重于表达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寇准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所居堂极凉虽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长句 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后得香百合并种之戏作 雪晴欲出而路泞未通戏作二首 其一 辛酉除夕 夏日杂题六首 其三 行饭至新塘夜归 巴东遇小雨 自勉 道院杂兴 悲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唐的成语 附手 卧车 治标不治本 奇珍异玩 包含呜的词语有哪些 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指南 朝歌夜舞 沉湎酒色 反犬旁的字 玄武门 米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礼轻人意重 走之旁的字 趋人之急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