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37
望邳州
文天祥 〔宋代〕
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
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
邳州山,徐州水,
项籍不还韩信死。
龙争虎斗不肯止,
烟草漫漫青万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中原几日后,终于见到山的情景。他询问山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云雾笼罩着徐州和邳州之间的地方。接着提到邳州的山和徐州的水,感叹历史上项羽与韩信的悲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时局动荡、战乱不休的无奈与感伤。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山谷,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抵抗元朝侵略而名垂青史,最终不屈而死。他的诗歌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不安。
《望邳州》是文天祥在经历战乱后所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他深入的历史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行走在中原,经过几天的跋涉,终于见到了山,象征着他对故土的渴望与思念。接着他通过对山和云的询问,展现了他对历史的追溯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尤其是项羽和韩信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悲剧,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动荡。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龙争虎斗”形容当时的纷争不休,表现了他对战乱的无奈与痛心。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山水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愁苦而又豪迈的情感基调。文天祥通过对故土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在诗中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
诗人经过几天的艰苦行程,终于在一天看到了山,表达出旅途的漫长和对山水的向往。
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
诗人询问山的位置,得到的答案是云雾缭绕在徐州和邳州之间,展现出一种朦胧的自然景象。
邳州山,徐州水,
点出具体的地名,增强了诗的地域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项籍不还韩信死。
提及项羽和韩信两位历史人物,表达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慨,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英雄的悲剧。
龙争虎斗不肯止,
描述了激烈的争斗与战争,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烟草漫漫青万里。
结尾以“烟草”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色,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追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英雄悲剧的感慨,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个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龙争虎斗”指的是: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望邳州》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文天祥更加强调历史的悲剧感,而杜甫则侧重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交织。两者皆以深刻的情感与历史观念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