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赠焦提举》

时间: 2025-04-30 23:36:21

诗句

寂寞山居,喧轰市隐,头头总是玄关。

资明高士,须向定中参。

我把活人手段,杀人刀、慢慢教看。

君还悟,只今荐取,超脱不为难。

一言明说破,起初下手,先炼三三。

自玄宫起火,运入昆山。

把定则云横谷口,放行也、月落寒潭。

功因竟,大蟾成象,名姓列仙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6:21

原文展示

满庭芳 赠焦提举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寂寞山居,喧轰市隐,头头总是玄关。
资明高士,须向定中参。
我把活人手段,杀人刀慢慢教看。
君还悟,只今荐取,超脱不为难。
一言明说破,起初下手,先炼三三。
自玄宫起火,运入昆山。
把定则云横谷口,放行也月落寒潭。
功因竟,大蟾成象,名姓列仙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于山林中的高士,虽有寂寞的生活,却也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真理。诗中提到的“活人手段”和“杀人刀”,象征着对世俗纷争的超越。诗人教导焦提举如何从初始的修炼逐步走向更高的境界,最终实现成仙的理想。

注释

  • 玄关:指深入的道理或境界。
  • 资明高士:指有智慧的人。
  • 活人手段:比喻世俗生活中的技巧。
  • 杀人刀:象征破除世俗障碍的力量。
  • 大蟾成象:指通过修炼而达到的高层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道纯,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多以道教思想为背景,强调内心的修炼与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对道教思想有着极大需求的时代,诗人意在传达修道之理,寄托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诗歌鉴赏

《满庭芳 赠焦提举》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修道的探讨,反映了一个隐士的心境。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对世俗纷扰的隐约反感,而后半部分则向焦提举传授超脱之道。诗中以“杀人刀”隐喻世俗的竞争和斗争,暗示只有放下这些,才能达到精神的解放。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寞山居: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孤独。
  2. 喧轰市隐:对比繁华的市井与隐居的宁静。
  3. 资明高士:提到有智慧的人需在内心中参悟。
  4. 我把活人手段:指代世俗的生存技巧。
  5. 杀人刀慢慢教看:比喻要慢慢理解如何超越世俗。
  6. 君还悟:希望听者能领悟。
  7. 荐取,超脱不为难:暗示超脱的道路并不复杂。
  8. 一言明说破:强调直接传达的智慧。
  9. 先炼三三:指修炼的步骤。
  10. 自玄宫起火:象征灵性启发。
  11. 运入昆山:比喻将灵性修炼带入更高境界。
  12. 把定则云横谷口:指将定力带入生活的每一处。
  13. 放行也月落寒潭: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14. 功因竟,大蟾成象:最终成就高远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杀人刀”象征世俗的竞争。
  • 对仗:上下句结构工整,形成韵律美。
  • 象征:如“昆山”象征理想的修炼之地。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传达了对道教哲学的思考与实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居:象征隐逸与宁静。
  • 杀人刀:象征对世俗纷争的超越。
  • 昆山:象征理想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杀人刀”象征什么?
    a) 争斗的工具
    b) 对世俗的超越
    c) 生活的技巧
    答案:b

  2. “自玄宫起火”中的“玄宫”指的是?
    a) 山的入口
    b) 内心的灵性
    c) 道教的场所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满庭芳》都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外在景观的描写,而后者则深入探讨内心修炼的过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对话》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樽前勉兄长 自诸暨抵剡 中秋无月 闻陈贽郎中下世 寄会稽仲休山人 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 春日对酒书事 呈钱塘知府薛谏议 曹娥庙 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加油加醋 鼻字旁的字 惩恶劝善 单人旁的字 康世 称兄道弟 鹵字旁的字 戛釜撞瓮 藟散 三三两两 身开头的成语 言由衷发 红妆素裹 麦秀两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