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5:23
欲问高人,久矣寄情岩谷。
问饔飧闭门常足。
呼童洗竹,舣船寻菊。
有余钱买花葺屋。
古树当庐,常照襟裾生绿。
惯栖禽日来尤熟。
歌声类曲,缶声类筑。
算诗才是今名宿。
我想问问高人,自古以来便寄情于岩谷之间。
问饮食闭门在家常常足够。
呼来小童洗净竹筒,舣舟寻访菊花。
有多余的钱买花装饰屋子。
古老的树木在屋旁,常常照耀我的衣襟和裙裾,生出绿意。
习惯栖息的鸟儿,日复一日来得尤其熟悉。
歌声如同乐曲,缶声如同筑音。
我算得上是当今的才子。
曹尔堪(约1620-约1700),字子华,号雪松,清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风中柳》是在曹尔堪隐居于山谷之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风中柳》是一首典型的清代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开篇便以“欲问高人”引入,表现出诗人对于高人隐士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景:闭门自足的饮食、呼童洗竹的闲适、舣船寻菊的雅趣,以及买花葺屋的安逸。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画面。
在诗中,古树与绿意的描写,不仅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栖息的环境,也是他内心宁静的象征。而“歌声类曲,缶声类筑”的描绘则传达出一种音乐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思念着远方的朋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算诗才是今名宿”则自谦地表明了自我定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欲问高人”中的“高人”指的是:
A. 才德高尚的人
B. 住在高处的人
C. 年龄大的人
“呼童洗竹,舣船寻菊”中,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是:
A. 忙碌的生活
B. 悠闲的生活
C. 奔波的生活
“古树当庐”中“当”字的意思是:
A. 在
B. 对面
C. 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