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31
南安怒气塞长安,
羌运如氐泪暗潸。
舍却存亡论理义,
江东不似马毛山。
这首诗描绘了南安的愤怒情绪充斥着长安,羌族的运势如同氐族一样令人心痛。放弃了存亡的道德论争,江东的情况并不如马毛山那样简单。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历史事件与人物,风格往往沉厚,富有历史感。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思考与批判,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这首诗创作于南安与长安之间的动荡时期,反映了当时羌族和氐族的纷争,以及南安的愤怒情绪对长安产生的影响。诗人通过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与对道义的追问。
《咏史下·苻登》是一首历史诗,充满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批判。诗中描绘了南安人对长安的愤怒,揭示了民族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开头两句“南安怒气塞长安,羌运如氐泪暗潸”通过对比,展现了南安的情绪与羌族的命运,表现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诗人用“舍却存亡论理义”来质疑生存与道义的价值,显示出在动荡时代人们对道德的反思与困惑。最后一句“江东不似马毛山”则暗示了江东的情况并不如同马毛山那样单纯,给人以复杂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的意象深刻且富有情感,有着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无奈。诗中情感的深邃与丰富,使得作品在文学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与对道义的质疑,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人们的苦闷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南安”是指哪个地方?
“羌运如氐泪暗潸”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马毛山”象征什么?
可以将陈普的《咏史下·苻登》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均反映了对社会动荡与战争的深刻思考,但风格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陈普更加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杜甫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来反映社会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