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冬歌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5:57:30

诗句

万里覆寒云,千林飞素雪。

此时为欢愁,心如三伏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57:30

原文展示:

万里覆寒云,千林飞素雪。此时为欢愁,心如三伏热。

白话文翻译:

漫天都是寒冷的云,千树万林飞舞着纯白的雪。这一刻却充满了欢愁,心情却像三伏天的酷热一样。

注释:

  • 万里:形容范围广阔,这里指天空或大地。
  • :覆盖、笼罩。
  • 寒云:寒冷的云,象征冬天的气息。
  • 素雪:洁白的雪,描绘雪的纯净与美丽。
  • 欢愁:指复杂的心情,既有欢喜又有忧愁。
  • 三伏热:指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与寒冷的冬天形成鲜明对比。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冬天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与凄凉,而三伏则是炎热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心情的复杂性和对冬日寒冷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小景入手,表现大情感。

创作背景:

《子夜冬歌》是于慎行在冬季创作的一组诗,诗中反映了他对冬天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冬天的寒冷与心中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子夜冬歌 其二》通过简单的意象构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开头两句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象:万里寒云和飞舞的雪花,构成了一幅冷寂的冬日画面。这种自然的景象不仅仅是冬天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映射。接下来的“此时为欢愁”则将情感引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层面,诗人在欣赏冬日美景的同时,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这里的“欢愁”既表明了对美的享受,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心如三伏热”更是将寒冷与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热情与对寒冷环境的不和谐感受。这种情感的张力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覆寒云: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苍茫的天空被寒冷的云层覆盖,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2. 千林飞素雪:千树万林被雪花覆盖,表现出冬天的宁静与美丽。
  3. 此时为欢愁:在如此美丽的景象中,诗人却感到复杂的情绪,欢喜中夹杂着忧愁。
  4. 心如三伏热:将内心的热情与外界的寒冷形成对比,表达了情感的矛盾和复杂。

修辞手法:

  • 对比:寒冷的冬天与内心的热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用“心如三伏热”形象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寒冷的外界与热烈的内心形成对照,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寒云:象征孤独与凄凉,反映冬季的寒冷。
  • 素雪:象征纯洁与美丽,冬季的标志。
  • 欢愁: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快乐又有忧愁。
  • 三伏热:代表内心的热情与活力,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覆寒云”意指什么? A. 天空晴朗
    B. 天空被寒云笼罩
    C. 下雨

  2. “心如三伏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内心凉爽
    B. 内心热烈
    C. 内心平静

  3.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冬天的雪? A. 苍白的
    B. 素白的
    C. 灰色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朱自华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内心的情感。
  • 《江雪》 - 柳宗元:通过雪景展现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查询

寄题天与清香台 寄东皋叟 济南赵君成南使羁留三纪得还其独子录其遗事 会霜晴诗 会霜晴诗 怀钱德钧 贺胡西轩入道 和南湖史君烟景墨梅图 和龚翠岩雨中述怀韵 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亭燧 鬯字旁的字 别具只眼 香字旁的字 雾暗云深 孤芳自赏 大字旁的字 缄口不言 尣字旁的字 包含迹的成语 循循善诱 袭人故伎 行部 沾风惹草 刁钻促狭 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