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9:34
子夜歌
作者: 姚燮 〔清代〕
洞庭七二峰峰接。
锦屏六扇芙蓉叠。
楼影隔春漪。
翠深闻鸟啼。
旧游空黯恋。
梦与湖云远。
风细落桃花。
水香浮钓楂。
在洞庭湖,七十二座峰峦相连,
锦屏山上六扇芙蓉花重叠。
楼影隔着春水的涟漪,
翠绿的深处传来鸟儿的啼鸣。
旧时游玩之地如今显得黯然失色,
梦中与湖水云朵渐行渐远。
微风轻柔地吹落桃花,
水面上漂浮着钓楂的清香。
姚燮(1680-1746),字子明,号澄一,清代诗人。他生活在明清交替的时期,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子夜歌》创作于清代,正值吴中地区的繁荣时期,作者通过对洞庭湖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旧时游玩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子夜歌》以洞庭湖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七十二峰和锦屏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楼影隔春漪”、“翠深闻鸟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鸟语花香。
诗歌转折处,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旧游之地如今显得黯然失色,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梦与湖云的远离,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追忆。结尾的“风细落桃花”、“水香浮钓楂”则将自然的细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让人读后感到心灵的共鸣。
洞庭七二峰峰接。
描绘了洞庭湖周围的山峰,显示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锦屏六扇芙蓉叠。
形容锦屏山上芙蓉花层叠的美丽,增添了画面的色彩。
楼影隔春漪。
描述了楼影与春水涟漪的隔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翠深闻鸟啼。
通过鸟鸣声传递自然的生机,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
旧游空黯恋。
表达对过去游玩时光的怀念,语气中带有一丝惆怅。
梦与湖云远。
梦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远离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深度。
风细落桃花。
细腻的风吹落桃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水香浮钓楂。
水面上漂浮的香气,增添了自然的芬芳与生动。
该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的眷恋,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子夜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旧游空黯恋”中的“黯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D) 安慰
“风细落桃花”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繁茂
比较《子夜歌》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子夜歌》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庐山谣》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与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