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人捧露盘(丙午钱塘)》

时间: 2025-04-26 08:16:43

诗句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

怕精灵、来往相逢。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

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

兴亡事、泪老金铜。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43

原文展示

金人捧露盘(丙午钱塘)
作者:罗志仁 〔宋代〕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
怕精灵来往相逢。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
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
兴亡事泪老金铜。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湿润的青苔,妖异的鲜血般的碧色,破旧的墙垣是红色的。
我害怕精灵来此相遇。
荒芜的烟雾与瓦砾,宝钗零乱地隐匿着鸾龙。
吴峰和越山的景色在此献上,青青的眉宇中锁着苦涩,为谁而容?
浮屠已经换成了昭阳殿,僧人的磬声也换成了景阳钟。
兴亡的事情让我泪流满面,如同老旧的金铜。
骊山的废墟已经尽,宫女的故事再也无人提起元宗。
角声响起,海涛波落,满眼尽是秋风。

注释

字词注释

  • 湿苔青:湿润的青苔。
  • 妖血碧:鲜艳而妖异的绿色,像妖怪的血液。
  • 坏垣红:破旧的墙壁是红色的。
  • 精灵:指神灵或鬼怪。
  • 宝钗: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种装饰物。
  • 吴峰越山:指江南地区的山水景色。
  • 浮屠:指佛塔。
  • 昭阳殿:古代帝王的宫殿。
  • 景阳钟:佛教寺庙中的钟。
  • 骊山:位于陕西,是古代帝王的墓地。

典故解析

  • 骊山废尽:骊山与唐朝的李元宗(李隆基)有关,指的是唐朝的兴亡。
  • 元宗:指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统治时期是唐朝的盛世,但最终也导致了衰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志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午年,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有关,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惋惜。

诗歌鉴赏

《金人捧露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以“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人造物的描写,引发对精灵和历史的思索。接下来的“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则巧妙地将风景与情感结合,表达了因历史沧桑而产生的苦楚。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则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信仰的转变,表明了人们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现在的无奈。接着,诗人感慨“兴亡事泪老金铜”,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兴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宿命感。最后“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则以音景和自然景象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秋天的感伤与孤独。

全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通过色彩对比,传达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怕精灵来往相逢:表达了对神秘事物的恐惧。
  •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暗示了繁华已逝,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
  • 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景色与情感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历史和信仰的变迁。
  • 兴亡事泪老金铜:感叹历史的兴衰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繁华已逝的感伤。
  •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以声音和自然景象结尾,增强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湿苔比作青色,妖血比作碧色,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怕精灵”,让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历史的变迁、个人的感伤、对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苔: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妖血碧:代表着神秘与不可捉摸的情感。
  • 宝钗:象征着繁华和美好,现已零乱。
  • 浮屠:象征着信仰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
  • 骊山:历史的象征,与唐朝的兴衰密切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湿苔”象征着什么? A. 时光的流逝
    B. 繁华的景象
    C. 神秘的力量

  2. “浮屠换昭阳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信仰的坚定
    B.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 对自然的热爱

  3. “骊山废尽”中骊山是指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遗迹
    C. 神秘的传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但杜甫更强调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 李白《庐山谣》:同样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但李白的表达更为豪放,散发着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郭泰机诗 愁霖诗 诗并序 赠何劭王济诗 赠崔伏二郎诗 竹景和崔白石韵 署事象山游圆峰寺时闻邸报 月下邀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岐峻 包含瑞的词语有哪些 诽谤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士字旁的字 包含诉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言不由中 歧旨 隐鳞藏彩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門字旁的字 政平讼理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怒从心起 偷弛 至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