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51
秋日杂感 其三
金风阊阖授衣初,
陇亩荒芜足感歔。
淮右人民祈石燕,
江州车马就河鱼。
大农孰问长平粟,
左藏仍编会计书。
但得政苛非猛虎,
甘将膏血佐储胥。
秋风送爽,衣裳初新,
田园荒芜,让人感到忧伤。
淮右的百姓祈求丰收,
江州的车马已到河边捕鱼。
大农又有谁在问长平的粟米?
左手仍在编写账簿。
只要政令苛刻不是猛虎,
我甘愿用鲜血来帮助储君。
徐元文,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徐元文的诗风清新独特,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才华。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农民困苦的时期,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对统治者苛政的无奈,旨在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秋日杂感 其三》是一首充满了社会关怀的诗,徐元文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了农民的苦辣与对未来的期待。诗的开头,金风送爽,衣裳初新,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清新气息。然而,随之而来的“陇亩荒芜足感歔”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凋零与农田的荒废,反映出对农民生计的忧虑。
“淮右人民祈石燕”一句,生动描绘了百姓对丰收的期望,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江州车马就河鱼”则表达出农民在艰难困境中仍努力求生的精神,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依然在为生活而奋斗。
后半部分的“大农孰问长平粟”则暗示了人们对经济的关注与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对政治局势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担忧。“但得政苛非猛虎,甘将膏血佐储胥”一句,虽是对苛政的控诉,但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接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心情:虽然生活艰难,但仍希望政治能够宽松一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描写自然与人间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对政治局势的思考,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中“金风阊阖”指的是什么?
“江州车马就河鱼”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平粟”与什么有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