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33:51
虞美人 其二
前年记得频相见。豆蔻春犹颤。今年重过宝钗楼。为问鹦哥犹认个侬不。湘天第一花枝好。十五芳名早。茜红衫子不禁寒。生怕月儿移过小阑干。
前年我还记得我们常常相见,那时的豆蔻春天犹如一阵颤动。今年我再次来到宝钗楼,想问问鹦鹉是否还记得我。湘天的花枝依旧美丽,十五岁的芳名已经早早传开。那红色的衫子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我担心月亮会移过小阑干,带走了那一份温暖。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时代,诗中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虞美人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回忆过去的相见,传达出一种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作者通过春天的豆蔻来象征年轻的女子,表达对那段青春岁月的珍惜。重游宝钗楼,诗中不仅是在回忆往昔的相遇,更是在询问那份情感是否依然存在。鹦鹉的提及,象征着人间情感的传递,表现出一种对过去深刻的眷恋。
在意象上,湘天的花枝和红衫子则是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显示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青春的留恋。尤其是“生怕月儿移过小阑干”一句,既是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是对未来情感的担忧,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豆蔻春”比喻青春)、拟人(鹦哥作为情感的传递者),以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和艺术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细腻的情感与对旧日情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豆蔻”象征着什么?
A. 年老
B. 青春
C. 财富
D. 伤痛
“重过宝钗楼”中“宝钗”指的是哪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A. 林黛玉
B. 薛宝钗
C. 王熙凤
D. 贾母
诗中“湘天第一花枝好”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赞美?
A. 人物
B. 自然景观
C. 生活
D. 家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较,程颂万的《虞美人 其二》同样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多愁,情感更为复杂;而程颂万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