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遍地花(孙守席上咏牡丹)》

时间: 2025-04-29 23:09:21

诗句

白玉阑边自凝伫。

满枝头、彩云雕雾。

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

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09:21

原文展示:

遍地花(孙守席上咏牡丹) 作者:毛滂 〔宋代〕

白玉阑边自凝伫。
满枝头彩云雕雾。
甚芳菲绣得成团,
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
吐檀心向谁分付。
莫与他西子精神,
不枉了东君雨露。


白话文翻译:

在白玉的栏杆边,我静静伫立。
满树的花朵如彩云般雕刻,像雾气般轻盈。
那芬芳的花朵绣成了一团,
汇聚出美好的春华时光。
在暖风中,花儿轻轻一笑,
吐露的芳香向谁倾诉呢?
不要与西施的美丽相比,
这才不辜负了东风与雨露的恩泽。


注释:

字词注释:

  1. 凝伫:凝视、伫立,形容静静地站着。
  2. 彩云雕雾:形容花朵的绚丽多彩,宛如彩云和雾气。
  3.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常用于形容春天的青春景象。
  4. 檀心:指花的心香,象征花的芳香。
  5. 西子:指西施,古代美女,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6. 东君:指春天的东风,常用来指代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 西子: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着绝世的美丽。
  • 东君:传说中的春神,代表春天的到来与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明,号松雪,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情感,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牡丹盛开之际。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遍地花》是一首描绘牡丹的诗,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诗的开头便以“白玉阑边自凝伫”引入,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美丽景象的沉醉。诗中通过“满枝头彩云雕雾”描绘出牡丹的夺目与华丽,仿佛花朵如同云彩般轻盈而色彩斑斓,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提到“暖风前一笑盈盈”,暗示着花朵在温暖的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人分享其芬芳。“吐檀心向谁分付”,则表现出了一种孤寂的情感,花香虽美,却无处倾诉,令人思索生命中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两句“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则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与人间的美的不同,诗人似乎认为,真正的美在于自然的和谐与生长,不必与人间的美丽相提并论。这种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深情眷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律动,令人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玉阑边自凝伫:诗人站在白玉雕成的栏杆旁,凝视着美丽的景色,表达出诗人沉浸在自然美中的情感。
  2. 满枝头彩云雕雾:满树的花朵如同彩云一般,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绚丽与轻盈。
  3. 甚芳菲绣得成团:花香浓郁,仿佛用绣线绣成了一团,形象生动。
  4. 砌合出韶华好处:花朵汇聚成美好的春天,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时光。
  5. 暖风前一笑盈盈:在温暖的春风中,花儿轻轻摇曳,表现了一种生机与活力。
  6. 吐檀心向谁分付:花香虽然美丽,却没有人可以倾诉,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7. 莫与他西子精神:不需要与西施的美丽相提并论,强调自然之美的独特。
  8. 不枉了东君雨露:赞美春天的雨露恩泽,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彩云,生动形象。
  • 拟人:花儿“吐心”,赋予了花朵情感。
  • 对仗:整体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生命的思考。诗人认为自然的美丽不应与人间的美丽相比较,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2. 白玉阑:象征高雅与洁净,衬托出牡丹的华丽。
  3. 暖风:象征春天的气息,带来生命的活力。
  4. 西子:象征人间的美丽,形成与自然美的对比。
  5. 东君:象征春天,代表着生命的源泉与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嫱
    B. 西施
    C. 甄氏
    D. 貂蝉

  2. 填空题:诗中通过“白玉阑边自____”表现了诗人的静谧心情。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东君”是指春天的雨露。(对/错)

答案:

  1. B
  2. 凝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杜甫
  • 《咏柳》 - 贺知章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遍地花》: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杜甫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而毛滂的诗则在柔美的自然中传达了对生命的欣赏与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 殷秀才求诗 送王閈归苏州 送刘寰北归 曲水寺枳实 酬濬上人采药见寄 登相国寺阁 送从弟赴上都 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主次不分 眼穿心死 草木同腐 姬文 鬼字旁的字 且战且走 謡谶 宿谋 目字旁的字 包含泻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篡位夺权 走之旁的字 然且 禹哀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