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定风波》

时间: 2025-05-07 06:10:05

诗句

点镜春姿起翠禽。

经年唤醒五湖心。

照眼娇梅临水放。

惆怅。

疏香不上小红簪。

别去云軿千种忆。

无益。

狂来蛮榼百分斟。

江上北书无雁托。

休说。

海南千里瘴花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0:05

定风波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点镜春姿起翠禽。
经年唤醒五湖心。
照眼娇梅临水放。
惆怅。
疏香不上小红簪。
别去云轿千种忆。
无益。
狂来蛮榼百分斟。
江上北书无雁托。
休说。
海南千里瘴花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姿态在镜中显现,翠鸟飞起。
经过漫长的岁月,唤醒我对五湖的思念。
娇美的梅花在水边盛开,映入眼帘。
但我却感到惆怅,
那稀疏的香气无法附着于小红簪上。
离别时,乘坐云轿,满怀千种思绪。
然而,这一切又是无益的。
纵情狂饮,斟满杯中美酒。
江上北方的书信没有雁鸟传递。
不必再提,
海南遥远,瘴气弥漫的花海深处。

注释:

  • 点镜:指用镜子照出春天的美景。
  • 翠禽:指绿鸟,象征春天的生机。
  • 五湖:比喻广阔的天地,表达对自然的眷恋。
  • 娇梅:美丽的梅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疏香:淡淡的香气。
  • 小红簪:古代女子用来梳头的簪子,象征着女子的美丽。
  • 云轿:乘坐的云彩做的轿子,象征出行的轻盈。
  • 狂来蛮榼:形容饮酒的狂放不羁。
  • 江上北书:指北方的书信。
  • 雁托:以雁鸟传递信件。
  • 海南千里瘴花深:指海南的瘴气和花海,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定风波》创作于作者流亡或旅行期间,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朱祖谋的《定风波》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惆怅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提到“点镜春姿起翠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仿佛在镜中映照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充满生气的景象与后面深沉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经年唤醒五湖心”一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情,似乎在呼唤那些被岁月淹没的回忆。接下来的“照眼娇梅临水放”,描绘了梅花的娇美,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惆怅的氛围。此处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别去云轿千种忆”中,诗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云轿象征着轻盈和远行,但内心却充满了千种思绪,无法释怀。而“狂来蛮榼百分斟”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苦闷的洒脱态度,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

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渗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海南千里瘴花深”不仅描绘了遥远的地理景象,更是对人生苦难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点镜春姿起翠禽:通过镜子映照出春天的美丽,翠鸟飞起,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经年唤醒五湖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心中涌起对大自然的渴望与思念。
  • 照眼娇梅临水放:娇美的梅花在水边盛开,映入眼帘,增添了诗的美感。
  • 惆怅。:突显诗人的内心感受,带来一丝忧伤。
  • 疏香不上小红簪:稀疏的梅花香气无法附着于女子的簪子,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别去云轿千种忆:离别时乘坐云轿,满怀千种思绪,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 无益。:感叹这一切的思念和回忆都是无益的。
  • 狂来蛮榼百分斟:纵情饮酒,试图用酒来忘却烦恼。
  • 江上北书无雁托:北方的书信没有雁鸟传递,象征孤独与隔离。
  • 休说。:不必再提这些烦恼。
  • 海南千里瘴花深:远方海南的瘴气和花海,象征着遥远和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丽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梅花的娇美、香气的稀疏等,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翠禽:象征着自由与活力。
  • 娇梅:象征着美好与脆弱。
  • 云轿:象征着轻盈与离别。
  • 瘴花:象征着隔离与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禽”指的是: A. 绿鸟
    B. 白鹭
    C. 麻雀

  2. “别去云轿千种忆”中的“云轿”象征的是: A. 轻松的旅程
    B. 沉重的行李
    C. 忧伤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疏香”无法附着于: A. 梅花
    B. 小红簪
    C. 水面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朱祖谋 vs 苏轼: 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美与人生的思考,朱祖谋的作品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苏轼则更加豪放和奔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意象分析》
  • 《诗词修辞手法》

相关查询

赋得黄山寄郑隐君恒 为刘君道赋昱岭关 题裕约之圆通旧隐 早发分宜县 南康除夜(二首) 南康除夜(二首) 富池江口夜泊(二首)〗 富池江口夜泊(二首)〗 开岁卧病(二首) 开岁卧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佛殿 翻箱倒箧 贩官鬻爵 刀字旁的字 祖结尾的成语 白毫之赐 融化 东捞西摸 老老实实 包含彰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青堂瓦舍 辵字旁的字 太忙生 比屋可诛 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