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1:45
定风波 摩诃池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一夜西风动石鲸。
荒波愁思杳青冥。
曾共诗人怜泛梗。
谁省。劫灰重与认昆明。
钿誓长生连理愿。
同恨。水天闲话度双星。
何似江南花落后。
还有。妆台香梦傍青城。
一夜西风吹动了石头般的鲸鱼,
荒凉的波浪使我愁思万千,渺茫无边。
曾经与诗人一起怜悯那泛舟的情景,
谁能体会?劫难之后再与昆明相认。
我们曾立下誓言,愿长生不老、白头偕老。
我们同样心有怨恨,水天之间的闲聊仿佛度过双星。
这情景何如江南花落之后,
还有那妆台上的香梦,依偎在青城边上。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体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动荡,诗人以个人情感为线索,融合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定风波 摩诃池》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爱情长存的思考。开篇以“一夜西风动石鲸”引入,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风与鲸相连,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着,诗人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充满了对往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
诗中的“劫灰重与认昆明”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经历过重重磨难后对理想的渴望与追寻。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由回忆逐渐转向对未来的期望,尤其是“钿誓长生连理愿”,显示出对爱情永恒的追求。在对比江南花落的情景中,诗人愈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并存。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愿景的执着追求,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的画卷,更是一曲人生的挽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友情及人生的思考,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夜西风动石鲸”中的“石鲸”比喻了什么?
诗中的“劫灰”指的是什么?
“钿誓长生连理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方恪的《定风波 摩诃池》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豪放与洒脱的个性。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