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0:54
刘氏瑞莲种带联地露,
藕香玉井湫,曾向苕溪溪上游。
愁,结花成并斗,何时又,共登仙叶舟。
观泉靖节黄花径,子猷苍玉亭,
千涧飞来六月冰。清,素琴无意听。
阑干静,白云钟一声。
观猎雪点苍鹰俊,玉花骢马骄,
广利将军猎近郊。袍,织成金翠毛。
随军乐,绣旗双皂雕。
刘氏的瑞莲种在露水中摇曳,
散发着藕香的玉井,曾顺着苕溪向上游。
愁绪缠绕,花朵竞相争艳,什么时候再能一起乘坐仙舟?
在清澈的泉水旁,靖节的黄花小径,子猷的苍玉亭,
千条涧水中六月份的冰雪飞流而下。清澈的水面上,素琴无意地弹奏着。
栏杆静谧,白云轻轻敲响一声钟声。
远处观看猎雪的苍鹰英俊,
华丽的骏马傲然而立,
广利将军在近郊打猎。袍子上,织成金翠的毛。
随军的乐声,绣着双皂雕的旗帜。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融入了歌唱、戏剧等形式,情感丰富,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
《南吕 金字经_刘氏瑞莲种》是张可久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的交织而作。诗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景与人类的情感交融。诗中使用了“瑞莲”、“藕香”等词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生动地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此外,诗歌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广利将军的英姿与随军的乐声,体现了一种豪迈与壮丽的气氛,形成了前后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柔美又有刚强的气质。整体来看,诗歌在描绘美好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如“藕香玉井湫”中,藕与玉井结合形成美好的意象;“千涧飞来六月冰”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自然景观的震撼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中愁苦的反思,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氏瑞莲种”中“瑞莲”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与富贵
B. 吉祥与纯洁
C. 忧伤与孤独
D. 豪门与权势
诗中提到的“广利将军”代表着什么?
A. 文人
B. 勇士
C. 统治者
D. 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风格。李白更为豪放,而张可久则显得细腻柔和。